边城谁谓久牵鞿,三见修罗翠作帏。
司隶渐安长子徙,中郎岂分朔方归。
未回天地空横耒,尽有烟波许拂衣。
堪笑痴儿频数日,惊猜赦宥尚疑非。
注释:
- 别察罕用坡公别黄州韵:这是一首以黄州为背景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察罕的思念之情。
- 边城谁谓久牵鞿:边城的牧马人曾经长时间被牵着缰绳。比喻察罕曾经受到束缚和限制。
- 三见修罗翠作帏:经过三次战斗后,战旗上的绿色如同帷幔一般。比喻察罕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 司隶渐安长子徙:司隶逐渐安定了,长子也随迁到了那里。这里可能是指察罕的家人已经迁移到其他地方。
- 中郎岂分朔方归:中郎将(即张咏)难道不分身去朔方(即陕西、甘肃一带)吗?这里可能是指察罕曾经被派往那里。
- 未回天地空横耒:没有回到家乡时,天地仿佛都失去了生机。这里的“横”字可能是指横亘或横流的意思。
- 尽有烟波许拂衣:拥有无尽的烟波,可以随意挥洒自如。这里的“拂衣”可能是指轻松自在的样子。
- 堪笑痴儿频数日:可笑那些愚蠢的人,反复猜测着赦宥的消息而犹豫不决。这里的“痴儿”指那些过于敏感、疑虑重重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黄州为背景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察罕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察罕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的场景以及家人已经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事实,展现了察罕在战争中的英勇形象及其家庭的变化。同时,诗人通过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最后,诗人以讽刺的语气批评那些过于敏感、疑虑重重的人,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