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隐城郭,水光沿路明。
一天无月色,遍地是蛙声。
寺远钟初动,泥深客早行。
前村在何处?
隔树有鸡鸣。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雾气隐城郭,水光沿路明。 - 描述早晨的景致:雾气笼罩着城市,但水波和道路在雾中显得明亮可见。
  • 关键词:雾、城郭、水光、道路
  1. 一天无月色,遍地是蛙声。 - 强调没有月亮的情况下的自然声音:尽管一整天没有月光,但到处都能听到青蛙的叫声。
  • 关键词:月色、蛙声
  1. 寺远钟初动,泥深客早行。 - 描绘寺庙和早起赶路的情景:虽然寺庙距离遥远,但是清晨的钟声已经开始敲响;而由于路途泥泞,客人早早地开始了赶路。
  • 关键词:寺、钟声、泥深
  1. 前村在何处? - 表达对未知或难以抵达目的地的疑问。
  • 关键词:前村、何处
  1. 隔树有鸡鸣。 - 以一个细节补充前面的描述,突出旅途中的自然声响。
  • 关键词:鸡鸣

译文对照

雾气隐城郭,水光沿路明。
一天无月色,遍地是蛙声。
寺远钟初动,泥深客早行。
前村在何处?
隔树有鸡鸣。

赏析

这首诗生动刻画了一幅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日出时分的自然美。从第一句“雾气隐城郭”开始,诗人便用淡雅的水墨勾勒出朦胧的城市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水光沿路明”进一步展现了清晨阳光下的清澈河水,仿佛能照见人心。

第二句“一天无月色”则转换了画面的背景,突出了天空的宁静,同时也反映了黎明时天空尚未完全亮起的状态。紧接着,第三句“遍地是蛙声”将焦点转向了自然界的声音,青蛙的鸣叫成为这个场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第四句“寺远钟初动”引入了一个新的元素——远处的寺庙和晨钟。这不仅丰富了背景,也为诗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意境,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深远。最后,“前村在何处?”这一句提出了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也暗示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挑战。

最后一句“隔树有鸡鸣”则以一个细微的细节作为结束,不仅呼应了前面的自然之声,也象征着旅途中的小确幸,提醒我们在忙碌与追寻之间,仍可找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画面和深刻的生活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