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料峭暮云高,松荫苍茫起翠涛。
凉月一庭谁共语,纸窗闲坐读《离骚》。
注释:
闲坐:悠闲地坐着。西风料峭暮云高,指的是傍晚时分,西风吹拂着料峭的寒意,高耸入云的暮云显得十分高峻。松荫苍茫起翠涛:松树的影子在苍茫的大地上形成一片翠绿波涛。凉月一庭谁共语:凉爽的月光洒在庭院中,我独自与谁能共话呢?纸窗闲坐读《离骚》:我用纸糊的窗户,静静地坐在窗前,一边品读屈原的《离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西风、暮云、松荫、凉月等自然景物,以及自己独坐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古人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句“闲坐”,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选择了一个闲适的时刻,坐在窗前,静静地阅读着屈原的《离骚》,这种心境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
次句“西风料峭暮云高”,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西风凛冽,暮云高远,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这里的“料峭”一词,不仅描绘了天气,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第三句“松荫苍茫起翠涛”,则转入了对大自然的描绘。松林的影子在苍茫的大地上形成了一片翠绿波涛,这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一种体现。
第四句“凉月一庭谁共语”,则是诗人内心的抒发。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只有诗人一人在院中,面对着皎洁的月亮,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最后一句“纸窗闲坐读《离骚》”,是对前面四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用纸糊的窗户静静地读书,这种生活状态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诗意和雅致。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人精神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宁静、超脱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古人精神境界的向往,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