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元龙意尚豪,潮头直接海门高。
英灵千古难磨灭,一夜东风起怒涛。
【注释】
元龙:三国时吴国将领张昭,字子布。
潮头:海潮的顶端。
英灵:指英勇的精神和气概。
【赏析】
此为钱塘江边观潮有感而作。诗人面对钱塘潮的壮景,联想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全诗意境雄浑,气势豪迈,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佳作。
老去元龙意尚豪,潮头直接海门高。
英灵千古难磨灭,一夜东风起怒涛。
【注释】
元龙:三国时吴国将领张昭,字子布。
潮头:海潮的顶端。
英灵:指英勇的精神和气概。
【赏析】
此为钱塘江边观潮有感而作。诗人面对钱塘潮的壮景,联想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全诗意境雄浑,气势豪迈,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佳作。
诗句翻译:毛义接到檄文后欣喜若狂,张公却转身离去不再停留。仲氏家族摆满珍馐美食令人悲悯,还不如百里之外步行背负薄薪。朝廷命令下达西北天阙倾斜,想要弥补却感叹时光已晚。不能再为母亲服完丧期再出仕,自古忠诚的臣子定是孝子之流。温峤的旧衣姜维的手札,二毛斑斑潘岳的车舆。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 毛义、檄文、张公、仲氏列鼎心骨悲、思欲补之嗟晚矣 - 诗词背景:
张廷寿的《读留侯传书后》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感慨的诗。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终始心为韩:表达的是始终如一的决心,即坚定地支持韩国(此处以韩代指忠义之国)。 2. 美哉文成志:赞美文成武功的成就,文指的是智谋与策略。成就志向表示完成大业,取得伟大的成就。 3. 韩亡乃归汉:韩国已经灭亡,于是归顺了汉朝。这里表达了对汉朝政权的支持,也暗示了忠诚的抉择。 4. 出处必以义
【诗句释义与译文】国有大鼠,民饥岁凶天不语。异姓为骨肉,臂折接以木,木中有虫蚀心腹。 译文:国家里有很多老鼠,人民饥饿,年岁不好,上天不说话。异族成为骨肉亲人,手臂折断后用木头接上,但木头里有虫子侵蚀心肝。 注释:鼠,这里指老鼠;国,指国家;大鼠,这里指老鼠很多;民饥岁凶,指国家里有很多饥饿的人,年岁不好;天不语,意思是上天不说话;异姓为骨肉,指异族成为亲如手足的亲人;臂折接以木
《狼山竹枝词三首·其二》是清代张廷寿的作品,其中蕴含的诗意与情感值得深入探讨。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诗句原文:一声山子怨婆娑,婉娩春光可奈何。未忍匆匆竟归去,半山亭上买多罗。 - 译文注释:一声山子声中带着深深的怨意,婉转地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我不忍心这么快就离开,在半山亭上购买了许多花朵以作纪念。 - 作品赏析:诗中的“一声山子”象征着大自然的声音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赵忠毅铁如意歌》。诗中通过描述赵忠毅的功绩与不幸遭遇,表达了对忠诚、勇气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高度赞扬。 逐句释义及注解: 1. 蚩尤张雾天弥漫,弹章衣拟铭忠肝。 - 蚩尤在古代传说中是黄帝的敌人,此处可能指代奸臣或邪恶势力。"弹章衣"可能指的是官员的装束,"铭忠肝"则表示忠诚于国家。 2. 清晨径向殿前奏,欲挽既倒之狂澜。 - 清晨时朝见皇帝
诗句释义 1 江祐剪刀 - 这可能是指某种工具或物品,具体用途不明,但从字面上看,“剪刀”与“还汝”相结合可能意味着一种返还或者归还的行为。 2. 黄鹄化凤凰 - 黄鹄(一种大型水鸟)变成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是一种比喻手法,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巨大转变或提升。 3. 一举青天廓 - “青天”通常指天空,而“廓”在这里可能是指开阔、宽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某人或某物通过一次行动或改变
注释:年少时在京城游历,现在又想念家乡。 调得养花的心手,世间万物枯荣更替。 赏析:诗的前两句“少日遨游京国,翩然又念家山”,诗人回忆了年轻时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调得养花心手,枯荣开落人间”则进一步描绘了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整首诗通过对游历、思念、养花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感品质
【注释】桃花峪:地名。踏步:民间有踏春的习俗,故称“踏步行”。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人们上山游玩踏青的盛况。 桃花峪口花争发:桃花峪口,是一处风景优美的风景区,桃花盛开,吸引着游人。争发,形容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 药草湾头草乱生:药草湾头,是一处药草生长茂盛的地方。乱生,形容草长得非常茂密。 正是清明好天气:清明时节,气候宜人,适宜出行赏景。好天气,指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 大家都唱踏步行
注释:杨柳青青,燕子飞翔,深闺中的女子正在整理春天的衣服。城南十里,有座狼山,山上全是石家的锦绣装饰。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景象,通过对杨柳、燕子、春衣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通过“城南十里狼山路”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
诗的翻译: 昔日庭中树,今朝陌上花。 一入平康里,新愁上蛾眉。 多恐章台柳,攀析轻薄儿。 不是郑交甫,谁遗神女珠。 欲谐百年会,自解绣罗襦。 锦纹双鸳鸯,拍拍戏横塘。 翻惜野鸳鸯,不如家凤凰。 凤毛有五色,文采映清晖。 一朝不相顾,雄雌各自飞。 欢去皖公山,妄住小姑溪。 溪山镇相望,只听鹧鸪啼。 八月湖水碧,悠悠送远愁。 不见旧时剑,使妾双泪流。 故人已如故,新人犹自新。 山路夕阳下,可怜杨柳春
【注释】 六条桥:即六一桥,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 载酒:携带美酒。 意也消:指心情舒畅。 十里孤山:指钱塘江边有名的风景胜地孤山,因山势蜿蜒,长约十里而得名。 随兴到:随心所欲,兴致所至,随意而作。 好句:好的诗句。瓢:古代舀水的器具,这里比喻诗笔。 【赏析】 《西湖梅花》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七绝。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图。 首句“东风送过六条桥”,写春风拂过孤山脚下的六一桥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 其一 徙倚高楼待月来,虚空有影更裴回。 关心欲向姮娥诉,无奈愁云总不开。 注释:我独自站在高楼之上,期待月亮的到来,它的影子在虚空中飘荡,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忧伤。我满怀忧虑地向嫦娥倾诉我的思念之情,然而却始终无法摆脱那层厚厚的愁云。 译文:我独自站在高楼之上,期待月亮的到来,它的影子在虚空中飘荡,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忧伤。我满怀忧虑地向嫦娥倾诉我的思念之情
诗意表达着中秋夜的月光异常明亮,仿佛没有受到什么限制,与常理相违背。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下面将根据上述内容给出更多详细信息: - 诗句原文: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其三 清光今夜十分满,谁道扬州只二分。 多少往来名利客,笙歌忍向月中闻。 - 译文解释: 在今晚的中秋之夜,月光异常皎洁,似乎洒满了整个天空,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只有扬州的一半光景。然而,在这明亮的夜晚
【注释】 晤:会见;丹徒:即南京,古称金陵,唐天宝三年曾改名为丹阳郡;玉笙:指箫,古代一种吹奏乐器;明经: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以明“六经”大义为务。 等:同“叮”,叮咛、嘱咐之意;分:别,分别的意思;寄:寄托。身:这里代指自己的心身。疏狂:疏放不羁,放荡不拘。 君:指友人,也泛指他人;病:身体不好;君:你,指朋友;疏:放达不羁,不拘小节;懒:懒散,懈怠。 沦落:失意潦倒,不得志;在风尘
晤丹徒谈玉笙明经(注释:与丹徒人谈论琴曲和玉笙) 说剑论琴两裸虫(注释:谈论剑法和琴音,比喻彼此志趣相投) 萍踪难得此心同(注释:像浮萍一样漂泊的行踪很少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重阳节后情何限(注释:重阳节过后,我的心情如何?) 江上峰青一棹东(注释:我在江上眺望山峰,看到青山翠绿,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那遥远的故乡
【注释】 为月担:为月亮而写的。 担:这里是指写词的人或词人。 白海棠:即白海棠花,又名玉碟、玉盏花、玉簪花等。花色洁白,有清香。 低亚:低矮的枝条。 放未迟:还未到开放的时候。 墙阴石畔:墙角下石头旁边。 羞他红烛来相照:羞于红烛的照耀。羞,是羞涩的意思。 素口檀心:比喻花瓣洁白而柔软。 睡起时:醒来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海棠花写人。全词以海棠花自赞,赞美其美丽高雅,纯洁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