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来徐孺子,小憩此宾庐。
非止避尘市,亦堪供道书。
云霞随去住,山水任樵渔。
此外一无有,清风吹太虚。

辛卯年春天,我与松生在狮子山麓建造别业数间,取名为宾庐,取意于“去住无常”。

同来的徐孺子,小憩在此宾庐。

不仅为了躲避尘嚣,也可供道书研习。

云霞随人行止而变化,山水任凭樵夫渔翁来捕鱼。

此外一无有,只有清风拂过太虚。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与友人在狮子山麓建了一处别业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辛卯春余与松生在狮麓作别业数椽颜曰宾庐盖取去住无常之意”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狮子山麓建造别业的情景。辛卯年春天,诗人与松生一起在狮子山麓建造了数间房,并将其命名为宾庐,取意于“去住无常”。这两句诗通过对建筑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友情,并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第二句“同来徐孺子,小憩此宾庐”承接上文,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来到这个宾庐的情景。这里的“徐孺子”是指古代的一位隐士,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第三句“非止避尘市,亦堪供道书”则是诗人对宾庐的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这里的“尘市”指尘世喧嚣的城市,而“道书”则代表着道家思想的书籍。诗人认为,宾庐不仅可以让人避开尘世喧嚣,还可以供道士研习道书。这两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宾庐功能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的重视。

第四句“云霞随去住,山水任樵渔”则是对宾庐自然环境的描绘。云霞的变化无常,可以随着人的离去而消失;山水任凭樵夫渔翁来捕鱼。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宾庐周围的美丽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句“此外一无有,清风吹太虚”则是诗人对宾庐周边环境的总结。这里提到的“太虚”,是指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认为,除却云霞、山水等美景外,其他一切都不存在。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宾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