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零落不成行,抱叶惊寒怯晓霜。
韵远非关风力劲,怀清只饮露华凉。
碧梧院落嘶残月,红杏园林怨夕阳。
以后枝头莫高唱,恐防身后有螳螂。
七律
秋意
垂杨零落不成行,抱叶惊寒怯晓霜。
韵远非关风力劲,怀清只饮露华凉。
碧梧院落嘶残月,红杏园林怨夕阳。
以后枝头莫高唱,恐防身后有螳螂。
注释
- 垂杨:一种常绿乔木,秋天叶子变黄后会飘落。
- 零落不成行:形容落叶散落的样子,没有规律,不整齐。
- 抱叶:指树木的叶子紧紧相拥。
- 惊寒:感到寒冷或害怕。
- 晓霜:早晨的霜冻。
- 韵远:诗中指诗的音乐韵味深远,不仅限于声音本身。
- 风力:风的力量和力度。
- 怀清:心怀清澈、纯洁。
- 露华凉:露水带来的凉爽感觉。
- 碧梧:青绿色的梧桐树。
- 嘶:此处可能是指夜晚的蟋蟀声。
- 残月:已近黄昏时的月亮。
- 红杏:春天盛开的杏花。
- 怨夕阳:因日落而感到悲伤。
- 螳螂:古代传说中有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的故事。
译文
垂杨已经零落不成行,树叶紧紧相拥着,在清晨的霜气中显得害怕和颤抖。
虽然诗的音乐韵味深远,但并非仅是声音本身的响亮,更多的是内心的清明和纯粹所带来的宁静。
碧绿的梧桐树下,蟋蟀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嘶哑的叫声,伴随着残破的月光,让人感到一丝凄凉。
在红色的杏花丛中,人们常常因为夕阳西下而感到哀愁,仿佛所有的美好都随着日落而结束。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要再高歌猛进,因为背后可能有危险在等待着你;就像那被螳螂盯上的蝉,不知道黄雀已经在暗中准备着。
赏析
此组诗以“垂杨”为引,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与情感。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借物抒情,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光无情的态度。同时,诗人也用隐喻和象征手法,暗示了未来的潜在危机,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警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