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误天尤厄,身亡国亦休。
血膏沙草碧,泪涌雨霖愁。
忠愤偕儿女,清凉负壑丘。
遗篇谁解唱,榆塞鬼吟秋。
诗句:
人误天尤厄,身亡国亦休。
血膏沙草碧,泪涌雨霖愁。
忠愤偕儿女,清凉负壑丘。
遗篇谁解唱,榆塞鬼吟秋。
注释:
- “人误天尤厄”:指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感到无助和绝望。
- “身亡国亦休”:表示个人的生命消逝,国家也随之衰败。
- “血膏沙草碧”:形容战争或灾难后,血迹洒满了绿色的草地。
- “泪涌雨霖愁”:形容在连绵细雨中,人们因悲伤而流泪。
- “忠愤偕儿女”:表达了对家人的忠诚与愤怒的情感。
- “清凉负壑丘”:形容自己像山一样坚强地承担着重担。
- “遗篇谁解唱”:询问谁能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
- “榆塞鬼吟秋”:描绘了边塞之地秋天时的凄清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的关系、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其中,“人误天尤厄”和“身亡国亦休”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个体与整体的对立;“血膏沙草碧”和“泪涌雨霖愁”则展示了战争给大自然和人民带来的破坏和悲痛。最后两句“忠愤偕儿女,清凉负壑丘”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依然坚持正义的决心和对后代的期望,而“遗篇谁解唱,榆塞鬼吟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无法传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自然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