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天荒处,无人有绿苔。
空山閟秋色,大造出闲材。
罽细雨丝织,衣轻风剪裁。
可怜花落尽,幽径为谁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苔地老天荒处,无人有绿苔”
  • 这句诗描述了一片古老且荒芜的地方,没有绿色的苔藓。”苔地”指的是苔藓覆盖的地面,而”老天荒处”则表达了这个地方已经变得非常久远和荒凉。”无人有绿苔”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孤独和荒芜,没有生命的踪迹。
  1. “空山閟秋色,大造出闲材”
  • “空山”通常指那些人迹罕至、被大自然环绕的山峰。这里用“閟”字形容秋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空山,给人一种深深的宁静和神秘感。”大造”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力量或宇宙的造化,它创造出了如此美丽的风景。”闲材”可能是指这些自然景色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材料或资源,它们没有被充分利用或欣赏。
  1. “罽细雨丝织,衣轻风剪裁”
  • “罽”是古代的一种织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质地细腻的布料。“细雨丝织”形象地描绘了雨丝如细布般轻柔地织就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衣轻风剪裁”则通过风的作用,将轻盈的衣物裁剪成各种形状,这也是一种动态的美,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变换和无常。
  1. “可怜花落尽,幽径为谁开”
  • “可怜”这个词在这里带有一丝哀怜和惋惜的情感色彩,可能是对生命易逝的一种感慨。”花落尽”指的是花朵已经凋谢,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幽径为谁开”则表达了一种疑问,即这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小路现在为什么会关闭,是否因为没有人来探索或欣赏?这里的”幽径”既指实际的小路,也暗喻了某种深邃或隐秘的事物。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苔藓、空山、细雨、织物和衣物等自然元素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无情,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微妙关系。整首诗既有静态的美(如苔藓、织物),也有动态的元素(如风、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