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走回合,群峭重杳复。
丹崖与翠嶂,壁立削碧玉。
溪枫欲染崖,岩柏倒挂绿。
涧流夹松风,谡谡似和筑。
峨峨禹登山,窈窈藏龙谷。
锦屏芙蓉开,列岫三秀郁。
如环玦口擘,如城墙堞矗。
圆峰卓笔立,绝顶抗塔独。
二瓮不可见,嵚嵜登层麓。
及腰洞露穴,入门僧秉烛。
三佛俨像设,迎立妙严肃。
侍者凡六人,写生肖瞻瞩。
不知何代刻,疑化工所斸。
自此蜿蜒行,低头恐石触。
高穹忽峻拔,邃径且葡匐。
行行皆圈豚,步步虑倾覆。
上惧折元首,下忧濡溺足。
百步露线光,狂喜庆出谷。
翻嫌游兴浅,更欲重踯躅。
洞口过悬崖,半广可坐读。
入定游诸天,三界忘色欲。
后登泽盈丈,少憩树簌簌。
元丰有刻文,记为求雨祝。
俯视环立壁,天洞地亦福。
侧径下荦确,庆涧越纡曲。
下有圣寿寺,唐柏荫茅屋。
这是一首关于龙洞的诗,描述了龙洞的景色和氛围。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乱山走回合,群峭重杳复。
- 乱山交错,山峰重叠,又高又深。
- 丹崖与翠嶂,壁立削碧玉。
- 红黄色的崖壁与绿色的山嶂,壁立如切下的碧玉。
- 溪枫欲染崖,岩柏倒挂绿。
- 溪边的枫树仿佛要染红崖壁,岩上的柏树倒挂着绿色的叶子。
- 涧流夹松风,谡谡似和筑。
- 山谷中的溪流夹杂着松林吹过的风声,声音如同敲打石鼓的声音。
- 峨峨禹登山,窈窈藏龙谷。
- 雄伟的禹王登山,深邃的龙谷隐藏其中。
- 锦屏芙蓉开,列岫三秀郁。
- 美丽的芙蓉花在锦绣般的屏风上开放,三座山峰秀丽而繁茂。
- 如环玦口擘,如城墙堞矗。
- 形状像圆形的玉佩,边缘像城墙的砖石矗立。
- 圆峰卓笔立,绝顶抗塔独。
- 圆圆的山峰挺立如笔尖,山顶独立于塔之上。
- 二瓮不可见,嵚嵜登层麓。
- 两座瓮不能看到,攀登至山顶的山坡。
- 及腰洞露穴,入门僧秉烛。
- 达到腰部的山洞露出洞口,进门时僧人手持蜡烛。
- 三佛俨像设,迎立妙肃严。
- 三尊佛像庄严地排列,迎接着前来礼拜的人们,气氛庄重严肃。
- 侍者凡六人,写生肖瞻瞩。
- 有六名侍者,他们观看生肖动物。
- 不知何代刻,疑化工所斸。
- 不知道这个洞穴是什么时候雕刻的,怀疑是大自然雕琢出来的。
- 自此蜿蜒行,低头恐石触。
- 从此开始曲折蜿蜒前行,低头时害怕踩到石头。
- 高穹忽峻拔,邃径且葡匐。
- 高大的穹顶忽然变得峻峭,狭窄的通道里充满了弯曲。
- 行行皆圈豚,步步虑倾覆。
- 行走中到处都是圆球形的物体,每一步都担心会跌倒。
- 上惧折元首,下忧濡溺足。
- 上面怕折断脑袋,下面担心淹溺脚趾。
- 百步露线光,狂喜庆出谷。
- 走了一百步后露出了阳光,欣喜若狂地走出山谷。
- 翻嫌游兴浅,更欲重踯躅。
- 反而觉得游览的兴趣很肤浅,还想再次徘徊不去。
- 洞口过悬崖,半广可坐读。
- 进入洞口需要越过高高的悬崖,那里一半宽敞足够坐下学习。
- 入定游诸天,三界忘色欲。
- 进入禅房进行冥想,忘记了世俗的荣华富贵。
- 后登泽盈丈,少憩树簌簌。
- 后来登上了充满水的池塘,休息时听到树丛中树叶沙沙作响。
- 元丰有刻文,记为求雨祝。
- 《元丰碑》上有记录,是为了祈求下雨而刻的。
- 俯视环立壁,天洞地亦福。
- 俯瞰四周的岩石墙壁,天空与大地都是天地间赐予的福气。
- 侧径下荦确,庆涧越纡曲。
- 旁边的小路上石头凸出明显,庆涧河流弯曲迂回。
- 下有圣寿寺,唐柏荫茅屋。
- 山下有座圣寿寺,唐朝的古柏树荫蔽着茅草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