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钟疑有老龙听,岩壑阴阴聚百灵。
云卷浪纹微带绿,雨蒸山气不分青。
瞿昙古刹金轮绣,神禹荒祠铁锁腥。
莲社花开容我否,好将明月对清泠。

【译文】

清晨钟声疑有老龙听,岩石壑谷阴沉沉的聚集了百灵。

云卷浪纹微带绿色,雨蒸山气不分青色。

瞿昙古刹金色轮绣,神禹荒祠铁锁腥。

莲花社中花开是否欢迎我,好将明月对清泠。

【注释】

辰钟:报时之钟。

瞿昙:梵语“须弥”的音译,意译为“世界的中心”。

清泠(líng):清凉的水。

【赏析】

《湖雨登毗卢阁示僧》是宋代诗人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游毗卢阁所见的美景与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哲理意味。

首联“辰钟疑有老龙听,岩壑阴阴聚百灵。”写登上毗卢阁时的晨钟暮鼓,仿佛听到了老龙的鸣叫,而山中的岩石壑谷则似乎汇聚着众多的生灵。这里的“辰钟”指的是古代报时之钟,而“老龙听”则形象地描绘了钟声回荡在山林之间的情景。“岩壑阴阴聚百灵”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谷深处的景象,仿佛群山之中汇聚了无数生灵,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颔联“云卷浪纹微带绿,雨蒸山气不分青。”则是对毗卢阁外景色的描述。这里的“云卷浪纹微带绿”描绘了云雾缭绕、波浪起伏的景象,而“雨蒸山气不分青”则形容了雨水滋润下的山林气息清新而不分界限。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毗卢阁外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瞿昙古刹金轮绣,神禹荒祠铁锁腥。”则是对毗卢阁内的佛教文化进行描写。这里的“瞿昙古刹”指的是古老的佛教寺庙,而“金轮绣”则形容寺庙中的佛像金光闪闪,如同绣花一般美丽。“神禹荒祠”则指代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荒祠,而“铁锁腥”则形容庙内铁链生锈发出的气味。这两句诗通过对佛教寺庙和古迹的描绘,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庄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尾联“莲社花开容我否,好将明月对清泠。”则是对诗人自身的感慨进行了表达。这里的“莲社”指的是佛教净土宗的净土团体,而“莲社花开容我否”则表达了自己是否能加入这个团体的愿望。“好将明月对清泠”则是诗人想要与明月共饮的情景,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抒发,表达了他对佛教净土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成功地描绘了毗卢阁内外的自然美景与佛教文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