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武始革命,应天而观兵。
不闻汤武师,累月攻一城。
上有贼疆吏,下有贼诸生。
相率为叛乱,蜩螗为沸羹。
一朝遇摧折,将为石乞烹。
乱中杂感五首革命
汤武始革命,应天而观兵。
不闻汤武师,累月攻一城。
上有贼疆吏,下有贼诸生。
相率为叛乱,蜩螗为沸羹。
一朝遇摧折,将为石乞烹。
译文
汤王、武王刚开始进行革命活动时,他们顺应天命去观察和检阅军队。 然而,没有听说他们亲自出征,却连续几个月只围攻一座城池。 上面的敌军将领,下面的敌军学子,一起发动了叛乱。 结果就像夏天的蝉鸣声,变成了沸腾的食物汤。 一旦遭遇打击和挫折,他们将如同被石乞烹杀。
赏析
曹家达的《乱中杂感五首》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现实批判的作品。诗中的“汤武”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位领袖——商朝的开国君主汤王和周文王。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他们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行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安。
首句“汤武始革命”,意味着汤王和武王开始的革命行动,这是对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尝试,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威胁。然而,接下来的诗句“不闻汤武师,累月攻一城”揭示了这种尝试的失败。汤王和武王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里的“累月攻一城”不仅描述了军事行动的无效,也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漫长和艰难。
接下来的句子“上有贼疆吏,下有贼诸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无论是朝廷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勾结,百姓们则因为无法忍受压迫而选择了反抗。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行为深深的忧虑。
最后两句“相率为叛乱,蜩螗为沸羹”更是将这种混乱推向了高潮。在这里,“蜩螗为沸羹”形容的是人民因为不满而爆发的激烈反抗,就像夏天的蝉鸣声变成了沸腾的食物汤一样,生动地展示了人民的愤怒和绝望。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认识。
曹家达的这首《乱中杂感五首》通过对汤武革命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危机。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希望。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