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形势亘蟠空,千里征帆踞上风。
云脚遥拖洪泽远,涛头直接大江东。
秋深芦管飞霜白,天远沧波浴日红。
幸我回头先得岸,不然仍在浪淘中。
注释:
- 十六日自怀远解缆风色大顺喜吟一律:十六日从怀远港出发,解开缆绳,风向和天气都很顺利。
- 长淮形势亘蟠空:长江的北边是广阔的淮河平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 千里征帆踞上风:成千上万的帆船在风中逆水而动,占据着顺风的位置。
- 云脚遥拖洪泽远,涛头直接大江东:云层在远处被风吹散,水面上的波浪直冲东方。
- 秋深芦管飞霜白,天远沧波浴日红:秋天,芦苇丛中飘落着白色的霜花;远处的天空和大海映照着太阳的余晖,呈现出红色。
- 幸我回头先得岸,不然仍在浪淘中:幸好我回头就能看到陆地,否则还在海浪里漂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在怀远港解缆时所见之景,以及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全诗以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长淮形势亘蟠空,千里征帆踞上风。”开篇便以“长淮”二字点出主题——长江。诗人通过描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的景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开阔、浩渺的意境。同时,“千里征帆踞上风”这句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为了追寻功名。
颔联“云脚遥拖洪泽远,涛头直接大江东。”则进一步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色。诗人将视线从高空转向江面,只见那云雾缭绕,仿佛与天际相连,而江面上的波浪则如巨兽般奔腾不息。这一联既展现了长江的壮丽,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秋深芦管飞霜白,天远沧波浴日红。”则转入写景,描绘了秋天江边芦荻丛中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芦荻、霜花、夕阳等景物的精细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同时,这一联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感慨。
尾联“幸我回头先得岸,不然仍在浪淘中。”则是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总结与展望。诗人庆幸自己能够早早看到岸边风景,避免了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命运。这既是一种对过往的留恋和怀念,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