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摇曛黄,天寒远沙退。
旷野不逢人,昏鸦立牛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运用的手法等,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答题即可。本题中,第一句“疏林摇曛黄,天寒远沙退”,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苍茫景色:稀疏的树林摇曳着黄昏时的余晖,天寒气肃,大漠上的飞沙已经退却。第二句“旷野不逢人,昏鸦立牛背”,描绘了一幅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景象。黄昏时分,乌鸦栖息在耕牛背上。第三句“日落鸟归时,独坐思故乡”,点明了时间是傍晚时分。诗人在日落之时,独自坐在江岸上,望着远方的家乡,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答案】
译文:
稀疏的树林摇曳着黄昏的余晖,天寒气肃,大漠上的飞沙已经退却。空旷的原野上没有见到人影,黄昏的
鸟儿栖落在耕牛的背上。夕阳西下,鸟儿飞回巢穴,独自一人默默地思考自己的家乡。
注释:
(1)疏林:稀疏的树林。
(2)曛黄:黄昏的余光映照出的金黄色。
(3)旷野不逢人:空旷的原野上没有看见人影。
(4)昏鸦:天色将晚,乌鸦栖于高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江边独酌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凄凉。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承转,尾联收束。前四句为写景,后二句
为抒情。全诗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