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风开郑太常,胶庠继起共流芳。
三贤泉下应含笑,此事荒庵也有光。
赵焕文挽诗三首
第一首
记得门停问字车,当年同社有谁如。
数行磊落传家训,抵得文山衣带书。
译文
回想起当年我们曾共同在学堂求学,如今又有谁能与我比肩并肩?家中的家教传承了历代的智慧,足以与唐代伟大文学家韩愈相媲美。
注释
- “问字车”:古代学子求学时,常常乘坐马车去拜访老师,以求学问。此处指求学之路。
- “当年同社有谁如”:意指当年在学时,还有谁能与自己相提并论。同社即同伴或同学。
- “数行磊落传家训”:形容家中的家教严谨、条理分明,能够代代相传。
- “抵得文山衣带书”:以韩愈的学识深厚和文章成就为榜样。文山,指韩愈;衣带书,泛指书籍。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求学时光的怀念及对先辈们教育成果的敬仰。通过回顾与同窗的交往和家族的家教传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的重视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