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乍高洁,车马亦闲闲。
霁雪澹平野,朝云明远山。
清虚集草木,萧爽来心颜。
欲跨青驴背,因之乘兴还。
【注释】
雪后前新乐:雪过之后,天地间一片清朗,万物都显得高洁。
人天乍高洁:人间的天地忽然变得洁净起来。乍:突然。人天:指人间世界。
车马亦闲闲:道路上的车马悠闲自在。亦:也。
霁(jì)雪澹平野:雨后初晴,雪消云散。霁:雨止天晴,这里指雨后天晴。澹:恬淡。平野:平坦的原野。
朝云明远山:清晨的云雾使远山显得更加明亮。朝云:早晨的云气。
清虚集草木:清冷空阔,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都聚集在这里。清虚:清静空旷。
萧爽来心颜:清爽的风使人心情愉快。萧爽:清爽宜人。
欲跨青驴背,因之乘兴还:想骑着青驴走一趟,借以消愁解闷。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夏,李白在东鲁(今山东诸城)时。诗人写自己与友人同游泰山时的观感和所思。
首联“人天乍高洁,车马亦闲闲。”两句是说:人世间的天空忽然变得高远、洁净起来;道路上的车马也都悠闲自得。“乍”为突然之意,表明了天气的变化,突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亦”是也的意思,表明车马也是悠闲自如的样子。
颔联“霁雪澹平野,朝云明远山。”两句是说:雨过天晴,雪消云散,原野上一片恬淡。清晨的云彩映照着远处的山峦,更显得清晰明朗。“霁雪澹”,即霁雪而天色又见晴朗;“明远山”,即晨光熹微时山色更显秀美。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景色之美,又写出了诗人心境之怡然。
颈联“清虚集草木,萧爽来心颜。”两句是说:大自然的景物显得如此清新空阔,使人感到心情愉快。“清虚”句中的“草木”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而“萧爽”则是形容人的心情舒畅。“萧爽”二字用得极其传神,不仅把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把诗人那种悠然自得的神采刻画得栩栩如生。
尾联“欲跨青驴背,因之乘兴还。”两句是说:我真想骑上青驴走一遭,借此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乘兴”即趁兴致,表示要借此机会放松一下,消除烦闷。
整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与朋友同游泰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内心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写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