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何事寄天涯,逝水流光感岁华。
举世不逢孙伯乐,一生惟哭贾长沙。
剧怜烟月人人客,只合壶觞处处家。
回首先畴丘陇废,到今无地问桑麻。

【注释】

怪来何事寄天涯:为什么偏偏寄身天涯?

逝水流光感岁华:时光如逝水一般流逝,感慨岁月的变迁。

举世不逢孙伯乐:在世上找不到知音如孙阳(春秋时著名的相马专家)一样的人。

一生惟哭贾长沙:一生只有为贾谊哭泣的机会。贾谊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因被贬长沙而死。

剧怜烟月人人客:对烟雾笼罩下的月亮和月光下的影子感到怜悯。

只合壶觞处处家:只适合在家乡喝着酒,赏着月。

回首先畴丘陇废,到今无地问桑麻:回到家乡后,发现先人的坟茔已经荒废,至今没有人去问桑麻的事。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诗人自江宁府(今南京)任上,携眷南归,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此诗即写于此时。诗人借怀古抒怀,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首联“怪来何事寄天涯,逝水流光感岁华。”起句点题,“怪来”二字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怪来”,是说“何事”来得突然。“寄天涯”说明自己远离朝廷,流落他乡,而寄居在遥远的地方。这里用了一个“来”字,既表现了作者的惊喜,也表达了他的悲凉心情。接着,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逝水流光”,“逝水”比喻时间飞逝,“光阴”指青春年华,二者连用,形象地描绘出了时光的无情,同时也暗喻了自己的壮志未酬。“感岁华”,则是感叹岁月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怀念之情。

颔联“举世不逢孙伯乐,一生惟哭贾长沙。”“举世不逢”四字表现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孙伯乐”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相马专家孙阳,他曾通过观察马匹的眼神、动作等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良驽。而“贾长沙”则是指西汉的贾谊,他在年轻时就有很高的才华,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重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人才不被赏识的感慨。

颈联“剧怜烟月人人客,只合壶觞处处家。”这里的“剧怜”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烟雾笼罩下的月亮和月光下的影子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人人客”指的是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他们的一生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无法安定下来。而“处处家”则是指那些能够安居乐业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相对稳定,幸福无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生活境遇的无奈。

尾联“回首先畴丘陇废,到今无问问桑麻。”这里的“回首先畴”指的是回到故乡之后的情景。诗人看到先人的坟茔已经荒废,无人问津,不由得心生感慨。而“到今无问问桑麻”则是指到现在还没有人去询问桑树和麻田的事,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无人问津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