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摇尘海壮心惊,楚水燕山又锦城。
举酒且浇齐赘婿,写经难让鲁诸生。
浑河九曲终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鸣。
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寄情诗。首联“飘摇尘海壮心惊,楚水燕山又锦城”:意思是在尘世中漂浮不定,雄心壮志被惊破,又回到锦绣的成都。颔联“举酒且浇齐赘婿,写经难让鲁诸生”:意思是借酒浇愁,难以向鲁诸生(孔子弟子)传授经书。颈联“浑河九曲终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鸣”:意思是说,浑河九曲终有千里之遥,大鸟三年才一次鸣叫。尾联“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的意思是说,我愧对您这样的好意,夜晚听到读书声就来到您的窗外聆听。诗人以“大鸟”自比,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感慨之情。
【答案】
译文:
飘摇尘海壮心惊,楚水燕山又锦城。
举杯消愁须尽欢,难与鲁诸生共论经。
浑河九曲终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鸣。
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丁未九月到成都盐茶道署时所作,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感慨。首联“飘摇尘海壮心惊,楚水燕山又锦城”,诗人以“大鸟”自比,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感慨之情。中间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尾联“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的意思是说,我愧对您这样的好意,夜晚听到读书声就来到您的窗外聆听。诗人以“大鸟”自比,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