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直北到幽燕,此地挂帆一路秋。
雨露应深天子诏,干戈正值故人求。
雄心千古知君壮,书剑双抛亦我羞。
约计小春归棹日,孤山梅放梦罗浮。

这首诗是苏轼的《送胡馨甫北上用原韵》,其原文如下:

关山直北到幽燕,此地挂帆一路秋。
雨露应深天子诏,干戈正值故人求。
雄心千古知君壮,书剑双抛亦我羞。
约计小春归棹日,孤山梅放梦罗浮。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关山直北到幽燕,此地挂帆一路秋。
    注释:“关山”指的是北方边远的山川;“直北”表示方向为正北;“到幽燕”即到达幽州和燕地;“此地”指代诗人所在的位置;“挂帆”意味着准备起航;“一路秋”描绘了从诗人所在地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旅途之后的景象。

  2. 雨露应深天子诏,干戈正值故人求。
    注释:“雨露”比喻恩泽,这里指朝廷的恩典与恩惠;“天子诏”指的是皇帝的命令与旨意;“干戈”是古代兵器,此处指战争;“故人求”则是指老朋友之间的求援或寻求帮助。

  3. 雄心千古知君壮,书剑双抛亦我羞。
    注释:“雄心”指雄心壮志;“千古”表示时间悠久,历史上久远;“知君壮”即知道您有壮志豪情;“书剑双抛”指放下了书本和剑;“亦我羞”表达了诗人对此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4. 约计小春归棹日,孤山梅放梦罗浮。
    注释:“约计”意味着计划或约定的时间;“小春”是指初春时节;“归棹”即回家的船桨;“孤山梅放”指孤山上梅花绽放的情景;“梦罗浮”则是在梦中回到罗浮山,罗浮山为广东名山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友人胡馨甫北上时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关山河川、雨露、干戈等象征自然景物和历史背景,以及诗人自身的心态与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