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甲子岁癸酉,月有食之既八九。
乐官奏鼓啬夫驰,村妇揳搔庶人走。
角尾互交失常经,星辰错落灭牛斗。
浮云掩蔽经须臾,玉盘捧出候长久。
有客为我说象纬,日月之蚀在某某。
当年故事寻羲和,此日天心无休咎。
又谓日食阴掩阳,伐鼓公朝集蒙瞍。
扶阳抑阴理宜然,扶阴抑阳莫擘剖。
精理灏气贯古今,斯人斯言难翕受。
粤自二曜启鸿蒙,两仪本不分先后。
赤黑之气侵于房,在上临下良非偶。
天子临殿变食居,诏使宗伯下朝右。
焚香诞告观象台,御史大夫齐稽首。
扶阴即是扶阳心,日月璧合黄人守。
若以祲灾为寻常,天变不畏复何有。
程老谈天何醇醇,长篇发自悬河口。
子午两位决去从,赤黄异道明可不。
愿布此情海内人,终身戴天识高厚。
安得儒臣万言书,朝端又见黄岩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月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月蚀复洛翘 - “月蚀”指的是月亮被太阳或陨石等天体遮挡而发生的现象。“复洛翘”则可能是在描述这一现象后,人们的心情和态度发生了某种变化。

四月甲子岁癸酉,月有食之既八九 - 这是指农历四月甲子年,月食已经发生了八九次。这里的“月有食之既八九”指的是月亮被遮住的次数已经很多了。

乐官奏鼓啬夫驰,村妇揳搔庶人走 - 乐官演奏鼓,啬夫骑马奔跑,村妇用头发搔头,百姓们四处奔走。这可能是在描述当时人们对月食的反应和行为。

角尾互交失常经,星辰错落灭牛斗 - 角尾相互交错,星辰错乱,牛斗消失。这可能是在描绘月食后,天空中的星星变得混乱不清,甚至消失的景象。

浮云掩蔽经须臾,玉盘捧出候长久 - 浮云遮蔽了天空,过了一会儿又露出了月亮,就像玉盘捧出了月亮一样。

有客为我说象纬,日月之蚀在某某 - 有一个客人给我讲关于天象的知识,说月食的发生是由于某个原因造成的。

当年故事寻羲和,此日天心无休咎 - 过去的故事中,有人去寻找羲和(古代传说中的天文学家),而在这一天,天的心并没有受到损害。

又谓日食阴掩阳,伐鼓公朝集蒙瞍 - 又说日食是因为阳气被阴气掩盖,所以人们在公朝时集合在蒙瞍(一种乐器)旁敲打。

扶阳抑阴理宜然,扶阴抑阳莫擘剖 - 支撑阳气、压制阴气的做法是正确的,支撑阴气、压抑阳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精理灏气贯古今,斯人斯言难翕受 - 精深的道理和浩瀚的气息贯穿古今,这样的言语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粤自二曜启鸿蒙,两仪本不分先后 - 从二星(指日月)开始开启宇宙,阴阳本来没有先后之分。

赤黑之气侵于房,在上临下良非偶 - 赤色和黑色的气息侵入了房屋,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并不是偶然相遇的。

天子临殿变食居,诏使宗伯下朝右 - 皇帝来到大殿,改变了平时的饮食习惯,命令宗伯(主管礼仪的官员)到朝廷右侧处理事务。

焚香诞告观象台,御史大夫齐稽首 - 皇帝在观象台上焚香宣布命令,御史大夫向皇帝叩头行礼。

扶阴即是扶阳心,日月璧合黄人守 - 扶持阴就是扶助阳气,日月像璧玉般合在一起,守护着黄道。

若以祲灾为寻常,天变不畏复何有 - 如果把这种灾害看作是平常的事,那么不怕再出现类似的灾难。

程老谈天何醇醇,长篇发自悬河口 - 程老谈论天文学非常渊博,他的长篇文章是从悬河口发出来的。

子午两位决去从,赤黄异道明可不 - 子午线和赤黄道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它们都是正确的。

愿布此情海内人,终身戴天识高厚 - 愿将我的这份情感传达给天下的人,让他们终身记住天地的广阔和深远。

安得儒臣万言书,朝端又见黄岩叟 - 希望能得到儒臣们的万言书,朝堂上又能见到黄岩叟这样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