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白莲花,池塘半亩馀。
明霞落波晚,红日照林初。
嘉宾常欢聚,消暑足清娱。
鸡豚苦下箸,瓜果足园蔬。
主人出新意,折花充庖厨。
我曾餐兰菊,秀色并可茹。
天地为炉炭,山水得膏腴。
况此白菡萏,清不染泥淤。
烹调妙燔炙,瓣瓣落瑶琚。
奉出白玉盘,香味与之俱。
清气沦骨髓,芳泽润肌肤。
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
充我冰洁肠,烦热快涤除。
彼哉尘俗子,未许为酒徒。
膏粱涂痴腹,粗粝饱腐儒。
爱花花愈憎,臭味自然殊。
若使餐此莲,出污而入污。
安得素心侣,英华共含咀。
邀花入肺腑,谅勿蒙其辜。
座客发狂笑,语奇天下无。
花不用钱买,酒岂为我沽。
今夕尽足乐,心事梦樵渔。
【译文】
白莲花的香气,在池塘中半亩多。傍晚霞光映照波涛,早晨阳光照耀树林。客人常常欢聚一堂,消暑足清娱。鸡豚菜肴苦下箸,瓜果蔬菜足够园蔬。主人出新意,折花充庖厨。我曾餐兰菊,秀色并可茹。天地为炉炭,山水得膏腴。何况此白菡萏,清不染泥淤。烹调妙燔炙,瓣瓣落瑶琚。奉出白玉盘,香味与之俱。清气沦骨髓,芳泽润肌肤。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充我冰洁肠,烦热快涤除。彼哉尘俗子,未许为酒徒。膏粱涂痴腹,粗粝饱腐儒。爱花花愈憎,臭味自然殊。若使餐此莲,出污而入污。安得素心侣,英华共含咀。邀花入肺腑,谅勿蒙其辜。座客发狂笑,语奇天下无。花不用钱买,酒岂为我沽。今夕尽足乐,心事梦樵渔。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荷花宴的名作。全词以荷花为主调子,写荷花的清香、美丽与高雅,抒发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闲适、超脱的生活情趣。词风婉丽清新,意境优美,堪称绝唱。
“采采白莲花”两句,描写荷花盛开,香气四溢。“池塘”、“明霞”、“红日”,烘托出荷花盛开的景象。“嘉宾”、“消暑”、“清娱”,表明这是一场雅集。“白莲花”、“半亩馀”,写出了荷花的洁白和茂盛。
“鸡豚”两句,写宾客们围坐在荷塘边,享用着丰盛的佳肴。“鸡豚”、“苦下箸”,表现了宾主间亲切融洽的气氛;“瓜果”两句,描绘出宴会的丰盛和热闹。“主人”两句,则赞美了主人的用心良苦。
“天地”两句,写荷叶、荷花犹如炭和膏一般珍贵。“白菡萏”,指洁白的荷花。“清不染泥淤”,突出了荷花纯洁高雅的特点。“烹”、“燔炙”、“琼酥”,都是烹饪的方法。“瑶琚”,美玉名,这里比喻荷叶、荷花之美,也暗合宴席上的佳肴美馔。
“奉出”两句,写荷花被献给了宴席的主人,而主人却将它视为至宝。“清气”,形容荷花的高洁品质。“芳泽”,“润”字,则说明荷花的美丽。“清风”、“明月”,都是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这里用来形容荷花的品质高洁。
“催诗”两句,写宴席上的人们陶醉于荷花的美景之中。“催诗”两句,即“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意思是说,宴席上的人纷纷吟诗作赋,饮酒品尝美馔佳肴。“雪藕”两句,写宴席上的佳肴美味。“琼酥”,即美酒。“冰洁肠”、“烦热快涤除”,则表现宴席上人们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烦恼的情景。
“彼哉”两句,写那些追求世俗享乐的人。“尘俗子”、“酒徒”,指那些沉溺于酒色声乐的人。“膏梁”二句,则讽刺那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痴腹”,指胸中充满欲望的人。“粗粝饱腐儒”,即粗茶淡饭也能吃得饱饱的人。这里的“粗粝”指的是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饱腐儒”则是贬义的称呼,指那些只懂得吃喝玩乐的人。“爱花花愈憎”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又揭示了人性中的贪欲和矛盾心理。
最后两句,“若使餐此莲”至“心事梦樵渔”,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向往。“若使餐此莲”,即如果能够吃上这样美丽的荷花,那么将会感到多么幸福啊!“出污而入污”,即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之中,但只要心中保持纯洁,仍然可以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安得”二句,即“安得素心侣,英华共含咀”。意思是说,如果能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欣赏荷花之美,那就更加完美了。“邀花”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词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一种闲适、超脱的生活情趣。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词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