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篷小拓露晴光,每一峰过翠满床。
风拥乱云归远嶂,虹收断雨放斜阳。
江流湛湛青枫暮,秋气苍苍白露凉。
天外故人相忆否,十年踪迹滞炎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漫兴》之一,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景象。

逐句释义:

  1. 筠篷小拓露晴光,每一峰过翠满床。
  • “筠篷”:竹制的船篷。
  • “小拓”:指小船在开阔的水面上轻轻荡漾。
  • “露晴光”:早晨的阳光洒在露水上。
  • “每一峰”:每一座山峰。
  • “翠满床”:形容山峦绿意盎然,如同床铺般覆盖着整个画面。
  1. 风拥乱云归远嶂,虹收断雨放斜阳。
  • “风拥乱云”:风将乱云吹向远处的山峰。
  • “远嶂”:远处的山峰。
  • “虹收断雨”:彩虹消散,雨水也停歇。
  • “放斜阳”:太阳斜照下来,光芒四射。
  1. 江流湛湛青枫暮,秋气苍苍白露凉。
  • “湛湛”:清澈透明。
  • “青枫”:指秋天的青枫叶。
  • “秋气”:秋天的气息。
  • “苍苍白露凉”:形容秋天的凉爽和萧瑟。
  1. 天外故人相忆否,十年踪迹滞炎方。
  • “天外故人”:远方的朋友。
  • “相忆否”:是否想念远方的朋友?
  • “十年踪迹”:十年来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 “滞炎方”:滞留在炎热的地方(可能是指南方)。

译文:
清晨,竹篷轻轻荡漾在宽阔的江面,每一座山峰都沐浴在翠绿色的光辉之中。风吹散了杂乱的云朵,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彩虹消失后,夕阳斜照,光芒四射。江水清澈见底,青枫树叶渐染暮色,秋天的气息弥漫四周,带来一丝凉意。远方的朋友是否还惦记着我?我已在南方漂泊了十年,四处奔波无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筠篷”、“每一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江边秋日图。同时,诗人通过“风”、“乱云”、“断雨”、“青枫”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独特的韵味。最后,诗人以“天外故人相忆否”一句结尾,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江边,感受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