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何人守一经,悬河巨口信纵横。
五千年上无诗学,三百篇中有正声。
乐府汉唐编古体,骚坛李杜占诗名。
兴观群怨皆天籁,托兴随人籁自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每联五个字,共二十字。
第一联:
- 注释:”谈诗” —— 谈论诗歌。
- 译文:谁是风雅之士守护着经书?
-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学者、文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第二联:
- 注释:”悬河巨口信纵横” —— 比喻言辞如瀑布般倾泻。
- 译文: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没有诗歌学,三百篇《诗经》中有正声。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歌的长久价值和经典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诗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第三联:
- 注释:”乐府汉唐编古体” —— 指古代的乐府诗歌。
- 译文:汉唐时期的乐府诗歌都是编撰成古体诗。
- 赏析:这里提到了乐府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形式,以及它们在诗歌史上的影响。
第四联:
- 注释:”骚坛李杜占诗名” —— 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诗人。
- 译文:李白和杜甫在诗坛占据着重要位置,他们的诗歌名垂千古。
- 赏析:这里赞扬了李白和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
第五联:
- 注释:”兴观群怨皆天籁,托兴随人籁自鸣” —— 指自然之声和人的声音都如同自然的音律,随着人的心意而产生。
- 译文: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类的哀乐情感都是自然天籁,随着人的心意而发出声响。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情感的理解,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无需人为雕琢的。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回顾和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