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兵祸海之东,炮火澎瀛杀气红。
大帅易旗能御敌,平民制梃愿从戎。
岳家军信山难撼,宋室金输库已穷。
有诏班师臣不奉,圣明亦谅此愚衷!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关切的诗作,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来描绘当时战乱纷飞的社会状况,并表达了自己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潜移兵祸海之东,炮火澎瀛杀气红。
这句诗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景象,烽火四起,硝烟弥漫,战场上弥漫着血腥的气息。”潜移”意味着战争已经悄然而至,没有明显的预兆,但却无处不在。”杀气红”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红色的火焰象征着死亡,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大帅易旗能御敌,平民制梃愿从戎。
这句诗反映了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大帅易旗”意味着军队将领更换旗帜,以表示决心抵抗外敌。”平民制梃愿从戎”则表明平民们愿意拿起武器,参与抵抗外敌的战斗。这两句诗展示了人民对于战争的态度,他们不惧牺牲,愿意为了国家的和平而战斗。

岳家军信山难撼,宋室金输库已穷。
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矛盾。”岳家军”指的是南宋时期的岳飞部队,他们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政治腐败,国库日益空虚,无法支撑战争的消耗。”信山难撼”意味着即使有强大的岳家军,也无法撼动敌人的防线。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有诏班师臣不奉,圣明亦谅此愚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坚定。尽管朝廷下令班师回朝,但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坚信圣明的君主能够理解他的愚忠,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以及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对人民决心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形势的分析,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同时,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