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军小队驻南庄,号召团丁遍四乡。
从我袒衣周太尉,望君免冑沈诸梁。
忍闻中泽鸣鸿雁?
那肯深山放虎狼!
剿抚兼施操胜算,管教争献夜郎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抗击外敌、保卫家乡的决心和信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防匪(练习队伍驻扎在南庄)
注释:这里指的是军队在一个地方进行训练或演习,以准备对抗可能的敌人或其他威胁。号召团丁遍四乡
注释:这是将军的命令或指示,要求所有的团员或士兵(团丁)在整个村庄或地区进行动员或召集行动,以确保安全或防御。从我袒衣周太尉
注释:这里的“周太尉”是指周世宗,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政治领袖。这句话意味着作者自己穿着暴露的衣物,以示忠诚和勇敢,向周太尉表示愿意为他效力。望君免冑沈诸梁
注释:这句话中的“诸梁”可能是对地方官员或军事将领的称呼。作者在这里呼吁周太尉(即周世宗)不要脱下盔甲,因为这表明他正身处危险之中,需要保护和支持。忍闻中泽鸣鸿雁?
注释: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听到的消息比作鸿雁的鸣叫。鸿雁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不祥的消息或警告。那肯深山放虎狼
注释:这句话表明作者不愿意看到深山中的野兽被释放出来。这可能是比喻,指不希望有力量被用来危害国家或人民。剿抚兼施操胜算,管教争献夜郎王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应该同时采取军事行动和安抚政策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获得胜利的把握。最后一句“管教争献夜郎王”可能是指在战争中要争取战胜敌人,最终获得胜利。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坚定决心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诗中多次提到“我”和“周太尉”,强调了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态度,主张既要有武力也要有和平的策略。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