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佳节联诗会,节未来时兴转新。
作客他乡唯独我,逢时觅句有同人。
深秋已想开兰棹,胜友犹留落葛巾。
老去可能身健在,明年明日去来频?
重阳节的前一日在吴园分韵小聚,偶遇佳节便兴起了联诗会。虽然节日未到,但兴致却转得很新。
作为游子他乡,独有我一人,逢时觅句有同道之人。
深秋时节已想到开兰棹,好客的友人还留落葛巾。
年纪渐大可能还能身健在,明年后年频频去来?
注释:
- 吴园:即西园,在今江苏苏州市。
- 偶逢佳节联诗会:恰逢佳节,便兴起了联诗会。
- 节未来时兴转新:节日尚未到来,但兴致已经转得很新了。
- 作客他乡:作为游子他乡。
- 唯独我:只有我。
- 逢时:适逢此时。
- 觅句:寻找佳句。
- 深秋:深秋时节。
- 想开兰棹:想到划船出游。
- 胜友:好客的朋友。
- 落葛巾:戴葛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前一日在吴园与众人分韵小聚时的即兴之作。整首诗以“重阳节”为线索,通过对节日、个人、友情和时光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前的欢乐心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重阳前一日吴园分韵小集”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接着,“偶逢佳节联诗会”表达了诗人在佳节之际的欣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此次聚会的与众不同之处。“节未来时兴转新”则揭示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以及对这种期待所带来的新鲜感的欣赏。
诗人从“作客他乡唯独我”开始,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之感,但也透露出自己并未被这种孤独所困扰,而是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逢时觅句有同人”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友谊和共鸣,他们在这个节日中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和情感,使得这个节日更加有意义。
最后两句“深秋已想开兰棹,胜友犹留落葛巾”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和深化。通过描绘自己对秋天景色的想象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