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冤地下恨难消,鹦鹉洲前怅望遥!
天下滔滔谁气节?
诸公衮衮尽么么!
当时诸子阴相妒,从古才人病在骄。
大小儿曹终见杀,愧君清白树风标!
注释:
- 埋在地下的仇恨难以消除,只能在鹦鹉洲前惆怅远望。
- 天下滔滔,谁是坚持气节的人?
- 各位大人,你们衮衮辈出,都是碌碌无能之辈!
- 当年那些士人,都暗中嫉妒他;从古至今的才子,大多因骄纵而病终。
- 那些小官儿们,终究是被杀死了,我愧对您的清白和树起的高风亮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荆州时所作,以吊念祢衡为题,表达了对祢衡才高而不被重用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首句“埋冤地下恨难消”,意为埋在地下的仇恨难以消除,只能长叹一声,遥望远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祢衡被杀害的愤怒和悲痛。
第二句“鹦鹉洲前怅望遥”,意思是说在鹦鹉洲前,诗人遥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惆怅。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祢衡被杀害的悲痛。
第三句“天下滔滔谁气节”,意为天下纷纷扰扰,谁能有气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那些官员都是无能之辈,缺乏气节。
第四句“诸公衮衮尽么么”,意思是说各位大人,你们衮衮辈出,都是碌碌无能之辈!这句诗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无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才能之士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同情。
第五句“当时诸子阴相妒,从古才人病在骄”,意为当年那些士人,都暗中嫉妒他;从古至今的才子,大多因骄纵而病终。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当时士人的劣根性,也表明了诗人对才能之士的深深忧虑。
第六句“大小儿曹终见杀,愧君清白树风标!”意为那些小人最终都被杀死了,我愧疚您清白如玉、树立崇高风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祢衡被杀的愤慨以及对祢衡高尚品质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祢衡被杀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才能之士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才能之士的尊敬和推崇,以及对自己清白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