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一鹤立当中,布化心期普大同。
岂有成心分党派,断无遇事问私公。
荆山闲气钟奇士,漳水清流照此翁。
父母重来贤子产,萧、曹规矩鉴原空。

诗句解析:

  1. 鸡群一鹤立当中:比喻自己的才华或成就在群体中脱颖而出。
  2. 布化心期普大同:希望自己的主张能够普遍被接受,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
  3. 岂有成心分党派:意指自己无意于树立个人的政治或派系,强调无私无我的精神。
  4. 断无遇事问私公:表明在处理事务时,不考虑个人私利,只考虑公事。
  5. 荆山闲气钟奇士:形容自己虽身处平凡,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才能。
  6. 漳水清流照此翁:以清澈的漳水比喻自己的品格高尚、清明如水。
  7. 父母重来贤子产:借用《诗经·大雅·生民》中“夙夜匪解,以弗躬行为子”的故事,表示自己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子女的责任。
  8. 萧、曹规矩鉴原空:萧何和曹参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他们的治理方法被后人称颂为“萧规曹随”。这里借指自己在政治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与古代智者相仿,但又有自身的创新。

译文:

鸡群中的一鹤,独步天下。心怀布化的大志,希望达到普遍的大同。没有私心,遇事不问私利,只问公事。虽然身处平凡,却自有一番超然的气质和才情。漳水的清澈映照着这样的我。对父母的孝顺,对子女的责任,如同《诗经·大雅·生民》中的贤子般。借鉴历史的智慧,实践自己的理念,虽然有新的创见,却也不失先贤的风范。

赏析:

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公正和责任感。”鸡群一鹤立当中”描绘了诗人在众多人才中的独特地位;”布化心期普大同”展现了诗人追求社会公平和和谐的理想;”岂有成心分党派”体现了诗人的无私精神和对党派之争的拒绝;”断无遇事问私公”则彰显了诗人对公事的专注和处理问题时的公正无私。

诗中的自然意象(如荆山、漳水)和历史典故(如萧、曹)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深度,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智慧的继承与发展。整体来看,此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抱负,也展示了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