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秦而下逮萧、梁,词赋源流待酌商。
得与奇异同赏析,不知田海已沧桑!
鸟欣有托迁乔木,花恨无香托海棠。
问字日来亲长者,可能弟子列班行?

诗句解读:

  1. 再叠前韵 - 这通常意味着作者在诗歌中再次使用之前使用的韵律,可能是为了强调、对比或者增加诗歌的韵律美感。在这首诗中,可能是指诗人在创作中多次使用了相同的韵律形式。

  2. 汉、秦而下逮萧、梁 - 这里提到的“汉、秦”和“萧、梁”是中国古代的朝代名称。汉和秦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强大朝代,萧和梁则分别是南北朝时期的两个朝代。这些朝代的兴衰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因此诗人可能在探索这些朝代的历史变迁对词赋创作的影响的脉络。

  3. 词赋源流待酌商 - “词赋”指的是古代中国的诗歌和赋体文章。这里的“源流”可能指的是词赋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而“待酌商”则意味着需要对这些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词赋历史的深刻思考。

  4. 得与奇异同赏析,不知田海已沧桑 - “得与奇异同赏析”可能是指对于词赋中的奇特之处进行了欣赏和评价。而“田海已沧桑”则可能是指在词赋中已经包含了许多关于变化和沧桑的内容,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词赋中内容的感慨与理解。

  5. 鸟欣有托迁乔木,花恨无香托海棠 - 这里提到了两个自然景物,“鸟”和“花”。它们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和状态。鸟因为有了一个新家(即乔木)而感到喜悦,而花却因为失去了香气而被遗憾。这里的“迁乔木”和“海棠”都是具体的物象,诗人通过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6. 问字日来亲长者,可能弟子列班行? - 这里的“问字”可能指的是向长辈求教学问或技艺。而“日来亲长者”则表明诗人一直在积极地向长辈学习。最后一句“可能弟子列班行?”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弟子的美好期望。

译文:

汉、秦而下逮萧、梁,词赋源流待酌商。
得与奇异同赏析,不知田海已沧桑!
鸟欣有托迁乔木,花恨无香托海棠。
问字日来亲长者,可能弟子列班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朝代、词赋源流、自然景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历史意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问等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