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何时已息争,就中权术莫能名。
老还有我观时变,春竟无王纪月正!
世外渔人忘甲子,山中木客拜星精。
江淹老去才将尽,梦断春花笔下生!
【注释】
四叠前韵:诗的一种形式,要求首句押韵。
蛮触:泛指两个国家或两派人马。
老还有我观时变:意思是在年老之时,依然能观察时代的变化。
无王纪月正:没有君王来制定法令、规定月份,说明社会处于混乱状态。
世外渔人忘甲子:世外之人忘记了历法,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
山中木客拜星精:山中的修行者向星神请教,寻求指引和帮助。
江淹老去才将尽: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年老,才华已经耗尽,无法继续创作。
梦断春花笔下生:形容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梦境,梦中的景象与现实交织,创造出美好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表达人生哲理和自然现象为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首两句“蛮触何时已息争,就中权术莫能名。”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人认为,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都无法轻易解决。同时,人们往往因为各种权力、利益而变得狡诈和虚伪,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第三句“老还有我观时变,春竟无王纪月正!”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变化不定的认识。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能够观察时代的变化,理解社会的变迁。同时,他也对那些试图制定法令、规定月份的人表示不满,认为他们忽视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第四句“世外渔人忘甲子,山中木客拜星精。”则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境界的画面。在这里,诗人以渔夫和隐士为象征,表达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理想。同时,他也以星精为喻,暗示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一句“江淹老去才将尽,梦断春花笔下生!”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经历的回顾和总结。他曾一度才华横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创作能力逐渐衰退,无法再写出精彩的诗句。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在梦境中寻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和动力。这表明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尝试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