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冈畔足千秋,志士相逢地下游。
纵补青天还有恨,除埋黄土可无忧!
苍苍待我如刍狗,逐逐驱人胜火牛!
何处避人收足迹,辽东可有管宁楼?

和杜鹃旅南杂感

黄花冈畔足千秋,志士相逢地下游。纵补青天还有恨,除埋黄土可无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志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忧虑与思考。诗人在黄花岗畔感慨万千,感叹志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为国家付出的努力。然而,诗人也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决心要弥补青天之恨、消除黄土之忧。这种豪情壮志令人敬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爱意。

接下来是第二联:“苍苍待我如刍狗,逐逐驱人胜火牛!”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诗人被社会遗忘,如同刍狗般被随意对待;而那些驱使他前进的人却像胜火牛一样凶猛。这里的“苍苍”和“逐逐”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抗争的渴望。

第三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坚定信念:“何处避人收足迹,辽东可有管宁楼?”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渴望寻找一个可以躲避世俗纷扰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管宁楼的向往,这座建筑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精神。

最后一句:“何处避人收足迹,辽东可有管宁楼?”这句话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远离尘世的纷扰,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期望能在辽东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找到管宁楼这样的精神寄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从黄花岗畔到辽东管宁楼,诗人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独立和高尚品德的追求。他的诗句充满激情和力量,激励着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