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子贵之时,曾居洛阳市。

洛阳人情何?曰『薄乎云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及重要意象,然后依据相关答题技巧进行概括总结.

此诗为《赠别》中的第一句,意思是“昔日您贵显时,曾居住在洛阳城.洛阳的人情何其薄啊?回答说:‘真是‘薄如云烟’”.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

【答案】

译文:昔日你贵显时,曾居住在洛阳城.洛阳的人情何其薄啊,说:“真是‘薄如云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洛阳,点明送别之事;第二句写洛阳之人对诗人态度冷淡,用“薄乎云尔”四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洛阳人情之薄的特点.

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先设景叙事(昔日),再点题(洛阳人情何),最后抒发感慨(说:“真是‘薄如云烟’”).

首句中的“贵显”二字表明了送别之时诗人的身份,也反映了洛阳人的冷漠.“居洛阳市”一句,点明了送别之地,也为下一句铺垫了背景.“曰‘薄乎云尔’”四字,既表现了洛阳人的势利,也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不平.

“昔子贵之时”,指昔日自己显赫时,“曾居洛阳市”即曾经居住于洛阳城内.“贵显”一词,表明了当时诗人的身份地位是显赫而尊贵的.洛阳,作为当时的都城,自然吸引了众多有才之士前来求学或求官,因此洛阳人才济济,文化繁荣.诗人在这里以洛阳为背景,意在表明自己当初之所以能够贵显一时,是因为得到了当时洛阳的贤才相助.然而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多久,诗人很快就失去了昔日的风光,被贬到了荒僻的边远之地.

“洛阳人情何?”这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人的态度的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失落之感.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的气势更加宏大,感情更加激越.洛阳人对诗人的态度冷漠、不近人情,使诗人感到失望和悲哀.

“薄乎云尔”,意为“真是‘薄如云烟’”,这句话是对洛阳人情冷漠的最好诠释.洛阳人对待诗人的态度如此冷淡,甚至可以说是漠不关心,诗人对此感到愤怒和不满,认为洛阳人的这种态度是对自己人格的巨大侮辱.

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人对诗人的冷漠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人情冷暖的深深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那些身处高位的人往往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奉承,而那些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的官员却常常遭受冷漠和轻视.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更加痛心疾首,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