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态天无色,挂笏来游毗舍耶。
世事人情全不管,自和墨水写梅花。
【注释】
风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变态:指变幻莫测。
无色:形容天色昏暗。
挂笏:古代官员的印信。
毗舍耶:梵语,意译为“无忧林”。
世事人情:世俗之事,人之常情。
和墨:即以墨调水作画。
梅花:指墨梅,用墨画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题画诗。作者谢石秋是一位不慕荣利的人,他在诗中说:“世味从来薄似纱,何须更向市廛夸。”意思是说世人的情味像薄薄的纱一样稀薄,又何必去炫耀呢?他喜欢梅花,就题了一首《题画梅赠谢石秋》来赞美梅花的高风亮节。全诗如下:
风云变态天无色,
挂笏来游毗舍耶。
世事人情全不管,
自和墨水写梅花。
【译文】
风云变幻天色阴暗,手持笏板来访毗舍耶寺。
世间事与人情都不关心,独自用墨画出梅花。
【解说】
此诗是谢石秋送给友人谢石秋的一首题画诗。
“风云变态天无色”,风云变幻,天气阴暗;“挂笏来游毗舍耶”,持笏板前来拜见毗舍耶寺。这是在描绘诗人当时的心情。
“世事人情全不管”,诗人把世事人情都置之度外,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
“自和墨水写梅花”,诗人自己拿起笔墨,在纸上画出梅花的形象。
【评析】
谢石秋是位隐士,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超尘脱俗的情怀。这首题画梅诗也表现出他的这种情怀。
首句“风云变态天无色”,“风云”比喻世事的变化,“变态”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天无色”则表明世事变化无常,天空没有一点光彩。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表现了他身处乱世却能保持高洁品格的情操。
第二句“持笏来游毗舍耶”,表明诗人已经来到毗舍耶寺,并且正在游览。“持笏”是古代官员持笏上朝的礼节性动作,此处借代官员身份。“游”字写出了诗人游览的目的。
第三句“世事人情全不管”,表明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已司空见惯,因此不再为之动心。
尾句“自和墨水写梅花”,进一步说明诗人的心境。诗人以墨画梅花,表现出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明自己的高尚情操,表示自己虽然不慕荣利,但却能够欣赏梅花的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