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军容一一逃,守门老妇口哓哓。
早知理法必如此,此祸由来尔自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手法、情感、意境等。此诗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乡下止斗偶成”意为:乡下人打斗后停战,偶然写成的一首诗。“望见军容一一逃,守门老妇口哓哓。”意为:远远地望见了军容,一个个都逃跑了;守门的老妇人还在大声地叫喊。其中“一一一”指“个个”;“哓哓”形容声音大而杂乱无章。“早知理法必如此”一句中的“理法”即法律;“此祸由来尔自招”,意思是说:你们自己招来的灾祸,应该由你们自己承担。
【答案】
译文:看见整齐的兵队,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走了;守门的老婆婆还在大声喊叫。
注释:“下乡止斗偶成”:指乡下人打斗后停战,偶然写成的一首诗。“望见军容一一逃”一句中的“军容”指的是“军队的容貌”。这句的意思是说:看见整齐的军容,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走了。“守门老婆婆”句中的“守门老婆婆”指的是“看守城门的婆婆”。这句的意思是说:守门的老婆婆还在大声喊叫。“早知理法必如此”一句中的“理法”指的是“法律”;“此祸由来尔自招”的意思是说:你们自己招来的灾祸,应该由你们自己承担。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因避战乱,漂泊至成都浣花溪畔时所作,当时他已年过半百,历经战乱流离之苦。这首诗写他在成都时与一群逃难的百姓一起在城外遇见一群逃奔的士兵,目睹了他们仓皇逃窜的情景,感慨万分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