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入鬓已堪怜,旧事思量更黯然。
父子纪群交再世,主宾瑜策话同年。
毛锥无用垂疏秃,羽扇非时合弃捐。
谁料不谈阿堵客,老来偏欲乞囊钱。

【注释】

①毛锥:即毛笔,古代文人常用。②阿堵客:《晋书·王衍传》记载:“王戎有好李,人饷之,必满手携来,尝见道上人遗以李核,辄掣去。为司州主簿,与庾子西山、苏门山中士共游洛中,夜归,庾在半道闻信,不及载而奔。王亦取所寄李种于手掌内,然后才过,乃苏门酒家。庾自后大感伤曰:‘我不复应人投名刺。’”这里指代那些喜欢财货的人。③老来偏欲乞囊钱:杜甫晚年生活贫寒,常向亲友借贷。这句说诗人自己年老力衰,却偏偏要向别人乞讨钱财。④瑜(yu):同“俞”。⑤垂疏秃:指写作时经常需要用笔。⑥羽扇:古时大臣持的玉柄扇。⑦谈:谈论。⑧阿堵:语出《晋书·王戎传》,意为财物。⑨囊钱:指借取钱财。

【赏析】

此诗是杜甫答幼春问候之作。幼春是杜甫的朋友,两人曾同游洛阳,并有唱和之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幼春的关心,以及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生活的感叹。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两句写秋天到来,霜冻入发已令人怜惜,更令人黯然神伤的是往事的追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和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颔联两句写父子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主宾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杜甫用“再世”一词来形容父子之情的深厚,用“同年”一词来形容主宾之间的友谊深厚。这两个词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颈联两句写自己无用的才华和无端的遭遇。诗人用“毛锥无用”来比喻自己的文才平庸,用“羽扇非时”来表达自己的处境艰难。这两个词都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哀怨。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追求。诗人说自己不想谈论世俗的名利,只想乞讨一些钱财过活。这里的“阿堵”指的是世俗的财物,而诗人则表示自己对这些物质利益的不屑一顾。这个词语既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也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身才华的认识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心态。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