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湾清浪接平溪,一棹烟波两岸齐。
行过舲山山寺晚,水禽啼断竹鸡啼。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诗句,把握诗中形象;然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几湾清浪接平溪,一棹烟波两岸齐”,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几处弯弯曲曲的河流与远处的平缓溪水相连接,一艘小舟在平静的水面上行驶,仿佛是随着船儿的前行,江面的波浪也相应地起伏。“棹”字写出了船行之快,“接”字写出了江流之宽。“一棹烟波两岸齐”中的“齐”字,既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又写出了两岸景色的和谐一致,表现了船在水面上的平稳航行。
“行过舲山山寺晚,水禽啼断竹鸡啼”,第二句写人行至某地。“行过”二字交代了行程,表明诗人已经到达目的地。“山寺晚”一句,点出了诗人所到之处是一座寺庙,并暗示出此时正是傍晚时分。“水禽啼断竹鸡啼”两句,是诗人对所见所感的真实感受,“水禽”“竹鸡”“啼”,都是诗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答案】
诗词释义:
几湾清浪接平溪,
一棹烟波两岸齐。
行过舲山山寺晚,
水禽啼断竹鸡啼。
译文:
几处清澈的波浪与远处的平缓溪水相接,
一叶小舟随着船儿的前行,江面的波浪也相应地起伏。
行过了舲山山寺已是傍晚时分,
水中的鸟儿啼叫,岸边的竹鸡也在啼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经过舲山山寺时所见所闻所感。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几处弯弯曲曲的河流与远处的平缓溪水相连接,一艘小舟在平静的水面上行驶,仿佛是随着船儿的前行,江面的波浪也相应地起伏。“棹”字写出了船行之快,“接”字写出了江流之宽。“一棹烟波两岸齐”中的“齐”字,既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又写出了两岸景色的和谐一致,表现了船在水面上的平稳航行。二句写人行至某地。“行过”二字交代了行程,表明诗人已经到达目的地。“山寺晚”一句,点出了诗人所到之处是一座寺庙,并暗示出此时正是傍晚时分。三、四句,是诗人对所见所感的真实感受。“水禽啼断竹鸡啼”,两句,是诗人对所见所感的真实感受,“水禽”“竹鸡”“啼”,都是诗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