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咿哑踏春圻,菜麦青黄二月时。
漫道杏花初课雨,早看柳影半垂枝。
一犁自足田园业,千耦同歌亚旅诗。
陇畔小民须力作,穷檐辛苦圣人知。
【注释】
郊:郊外。犁:农具,这里指耕地。亚旅:指《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什》。陇畔:指田边,也泛指农村。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河南布政使期间,描写了春天耕田的场景和农民的辛苦生活。首联写春耕的繁忙景象;颔联借杏花、柳枝来比喻农民的生活状况;颈联写农民自足田园业,千耦同歌亚旅诗;尾联写农民艰苦的生活状况,圣人知道。此诗表现了诗人关心农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首句“肩舆咿哑”四字,是说肩舆上的人咿呀着说话,这声音既像车声,又像人语,十分逼真,使人觉得好像看到耕田人忙碌的场面。“踏春圻”三字,表明耕田人是在春季里忙着耕种的。“菜麦青黄二月时”一句,是说在二月里,菜苗和小麦已经长成了绿色,黄色了。
第二句“漫道杏花初课雨”,意思是说人们常常说杏花刚刚开过,这是在讲雨水滋润了大地。“杏花初课雨”四字,是说春天的雨,滋润了万物,使得杏花开始开放。
第三句“早看柳影半垂枝”,是说早早地就看到了柳树的影子,它半垂着枝条,显得十分婀娜多姿。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同时通过柳树的形象,暗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
第四句“一犁自足田园业”,意思是说一犁地足以养活自己的田园事业。这里的“犁”是指耕地的工具,而“业”则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这句话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和对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
第五句“千耦同歌亚旅诗”,意思是说有一千个劳动者一起唱歌,就像在唱《诗经》中的《鹿鸣之什》一样。这里的“耦”是指两个劳动者在一起耕作,而“亚旅”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活动。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六句“陇畔小民须力作”,意思是说在田埂旁的小民们必须努力劳作。这里的“陇畔”是指田地的边缘,而“小民”则是指普通的农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他们生活的同情。
最后一句“穷檐辛苦圣人知”,意思是说贫穷的屋檐下的人们很辛苦。这里的“穷檐”是指贫穷的房屋,而“圣人”则是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统治者应该关注民生的呼吁。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耕作场景的描绘以及农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统治者应该关注民生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