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寒夜滴柴扉,留滞天涯未拟归。
吴下云深鸿雁杳,楚江秋老鹧鸪飞。
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
闻道故园莼菜熟,他乡回首泪沾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进行赏析。
“露华寒夜滴柴扉,留滞天涯未拟归。”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秋日寒冷的夜晚,听到窗外的滴水声,看到屋外银白的月光洒满大地,他不禁想起自己漂泊在外,不能回到家乡的苦闷心情。其中“柴扉”、“寒夜”、“露华”、“雁杳”等词语都是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的写照,也表现了作者的孤寂与落寞。
“吴下云深鸿雁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江南的云层中,大雁飞得很远、很远。这里,诗人以“云深”“雁杳”为喻,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雁杳”一词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大雁飞向远方的情景,而且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缝纫刺绣的事没有人做,吟诵赋诗的事情已经没有了。“绣”“吟”,都是诗人曾经喜欢做的事情,而如今却都因为战乱而无法继续。这其中蕴含着诗人的无奈和辛酸。
“闻道故园莼菜熟,他乡回首泪沾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听说故乡的莼菜已经长熟了,可我却只能在异乡望着它流下眼泪。其中“故园”“莼菜”是作者思念家乡的表现,而“他乡回首泪沾衣”则表达了诗人的愁绪。
【答案】
译文:
深夜里听到屋外有水滴的声音,原来是秋露打湿了柴门。我羁旅在外,滞留不归,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在江南的云山中,看见南飞的大雁渐去渐远;我吟诵诗句的时候,却再也没有人和我一起吟诗了。
现在只能自己缝制衣裳,绣花,吟诵诗词,但这样的生活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听说故乡的莼菜已经长熟了,可我却只能在异乡望着它流下眼泪。
赏析:
全诗以写景起笔,首二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游子在寒夜中听到滴水之声,看到月色洒满大地的景象,从而引起他对家乡的思念。后四句则通过写诗人独自在家做针线活、吟诵诗词来表达他的思乡之苦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则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不能回到家乡的哀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