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恋花信,逐境无定属。
返照归古寺,幽意静还续。
小桥坐流水,平野看衍沃。
炊烟袅前村,林影入远瞩。
似补梅竹疏,茅茨间几曲。
寒云晚更密,蒙蒙护空绿。
镫火接耕廛,鱼虾生计足。
卜居他时愿,结邻已共嘱。
吾诗盟不忘,僧楼写短烛。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晚立永兴寺前望西溪人家云山掩映在梅竹中
译文:在永兴寺前面站立,眺望西溪的人家,云朵和山峰都被梅树和竹子所覆盖。
注释:永兴寺是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佛教建筑,位于现在的杭州西湖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西溪是杭州市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自然风光著称。
山居恋花信,逐境无定属。
译文:居住在山林间,迷恋着花香,但景色却总是变化无常。
注释:这里的“花信”可能是指春天的花,而“逐境无定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四季更迭、变幻无常的自然景观的感慨。
返照归古寺,幽意静还续。
译文:夕阳西下,余晖洒向古老的寺庙,宁静的气息在山谷间回荡。
注释:“返照”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而“归古寺”则表明诗人正在古寺之中。
小桥坐流水,平野看衍沃。
译文:坐在小桥上,听着溪水流淌的声音,远处的平原上可以看到一片沃土。
注释:“坐流水”描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衍沃”指的是平坦肥沃的土地。
炊烟袅前村,林影入远瞩。
译文:炊烟缭绕在前方的小村庄上空,林间的树木倒映在远方的视线里。
注释:“炊烟袅”描绘了村庄中的日常生活景象,而“林影”则表现了树林的倒影。
似补梅竹疏,茅茨间几曲。
译文:这些梅花竹子就像补丁一样填补了空旷的地方,茅草屋顶之间形成了几道曲折。
注释:“补梅竹疏”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竹子填补空隙的景象,“茅茨间几曲”则是对茅草屋顶形状的一种描述。
寒云晚更密,蒙蒙护空绿。
译文:傍晚时分,寒云更加浓密,它们轻轻地笼罩着空中的绿色。
注释:“寒云”指的是冬天的云彩,而“蒙蒙护空绿”则形容了云层给天空带来的美丽色彩。
镫火接耕廛,鱼虾生计足。
译文:灯笼和火光照亮了田野,鱼和虾成为了生计的来源。
注释:“镫火”指的是夜晚的灯火,“耕廛”是指农田中的耕作活动。
卜居他时愿,结邻已共嘱。
译文: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并且与邻居们和睦相处。
注释:“卜居”指的是选择居住的地方,“结邻”是指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
吾诗盟不忘,僧楼写短烛。
译文:我的诗歌誓言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僧楼里点燃了一支短蜡烛作为纪念。
注释:“吾诗盟”指的是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承诺,“僧楼写短烛”则是诗人在僧楼上写下诗歌并点燃了一支短蜡烛来纪念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