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梦初回亸髻螺,日移花影半窗过。
唤茶声细穿朱幌,隔竹音传度碧罗。
婴武学呼差仿佛,燕莺娇啭比柔和。
嗔他小婢迟迟应,微敛双眉蹙翠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分析:

  1. 午梦初回亸髻螺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中午时分,诗人刚刚醒来,她的头发因为慵懒而松散地束成了一个小髻。”亸髻螺”形容发髻的松散和凌乱。

  2. 日移花影半窗过 - 随着太阳的移动,花影映在半开的窗户上,似乎穿过了半扇窗户。这里的”移”和”过”描绘了光影移动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3. 唤茶声细穿朱幌 - “唤茶声”指的是呼唤茶的声音,”朱幌”是指红色帷幔,这里用来形容室内装饰的色彩。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温馨、安逸的氛围,仿佛是在享受一个悠闲的午后。

  4. 隔竹音传度碧罗 - 隔着竹林的声音传来,穿过绿色的窗帘,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这句诗描绘了声音穿越空间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5. 婴武学呼差仿佛 - 这两句诗可能是引用了《诗经·卫风·氓》中的诗句,”婴武”可能是指女子的名字或者身份。”呼差仿佛”表示模仿或者仿效的意思。整句诗可能在描述一位女子在学习或模仿别人的行为或言语。

  6. 燕莺娇啭比柔和 - 这句诗通过比喻,将燕子和黄鹂的叫声与柔和的音乐相比,形容其美妙动听,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7. 嗔他小婢迟迟应 - “嗔”是愤怒的意思,”小婢”指的是年轻的女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女仆动作迟缓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

  8. 微敛双眉蹙翠蛾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轻轻皱起眉头的动作,”微敛”和”蹙”都是形容动作的细微和表情的变化。”翠蛾”是指女子的眉毛,这里用来象征美丽动人的女子。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从诗人的梦境、阳光、声音到室内的装饰,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和谐、宁静的氛围。最后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