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兴亡恨,长歌对酒时。
乃公无所用,竖子尔何知。
大业成孤注,强邻哂太痴。
他年青史上,一段解人颐。
注释
- 和毓将军遣感诗韵:与毓将军共同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毓”可能指的是与某个名叫毓的人一起,而“遣感诗韵”则表示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或进行交流。
- 多少兴亡恨:多少关于国家兴衰的遗憾和哀愁。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历史上许多重大变故和变迁的感慨与不满。
- 长歌对酒时:在长时间唱歌和喝酒的时候。这个短语描绘了一种放松和享受生活的状态。
- 乃公无所用:您(指毓将军)没有用处。这句话可能含有讽刺的成分,暗示毓将军虽有才华却未得到恰当的利用。
- 竖子尔何知:这些小子(指他人)又知道些什么呢?这里的“竖子”是对他人的轻蔑称呼,表示对方缺乏真正的知识和洞察力。
- 大业成孤注:伟大的事业就像孤注一掷一样,风险极高。这里比喻了为了实现某种伟大目标所做出的极大牺牲和努力。
- 强邻哂太痴:那些强大的邻国嘲笑我们的过于天真或愚蠢。这句反映了外界对于中国某些政策或行为的质疑或不理解。
- 他年青史上:在未来的历史记载中。这句话意味着未来会有人评价和记念现在的行为和事件。
- 一段解人颐:一段能让人愉悦、理解的事情。这里指某件作品或行为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启发。
译文
和毓将军与我一同吟咏诗句,
心中充满对兴衰更替的无尽遗憾和悲愁。
你似乎无用,那些年轻人又了解什么?
为了实现宏伟的事业我们如同孤注一掷,
面对强大的邻国他们嗤笑我们的天真或愚蠢。
未来某一天在我们青史留名,
定会为那些懂得欣赏并理解其中乐趣的人带来喜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政治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首句“和毓将军遣感诗韵”引出了主题,表达了与有识之士共赏诗文的情感。接下来的几行通过对兴亡、用与不用、孤注一掷等词汇的使用,揭示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种种矛盾。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外部强敌的嘲笑与内部人士的无知,进一步突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期待,希望未来人们能够理解并欣赏其作品中的美好之处。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历史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