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
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
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
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
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
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
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
晋人有冯妇,千古所共嗤。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秋日杂感:秋天的感慨与思考。
- 季秋霜露繁:秋季的初秋,霜降之后天气寒冷,露水增多。
- 木落山色改:树叶凋零,山色变暗,表示季节的变换。
- 天地有萧瑟:自然景物显得萧瑟、凄凉。
- 炎暖岂长在:温暖的日子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 可怜东篱花:可惜美丽的菊花已开始枯萎凋零。
- 萎落无人采:花朵凋谢,无人采摘。
- 无言倚霜恨:花儿因为被霜冻而枯萎,无人欣赏,诗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 芳心若有待:即使美丽但已经凋零的心,仍期待着有人来欣赏。
- 君子审进退:指明智的人能够看清形势,决定何时前进或何时后退。
- 所贵在时宜: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 神龙失海水:比喻失去了保护或者支持的力量。
- 不知尺泽鲵:不知道小池塘里的小鱼也受损害。
- 猛虎陷深阱:比喻强者陷入困境。
- 豚犬亦得欺:弱小者也能受到欺负。
- 晋人有冯妇:引用了古代晋国的故事,冯妇曾经是一位贤良的妻子,后来却变得凶悍。
结尾部分:
- 赏析:此诗以悲秋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深哀伤和对故国的无限怀念。诗中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陈子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