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突厥有谁致,致亦不过驽与疲。有唐八坊七十万,张公能事惟蕃滋。
绳钩直曲岂能识,但取立仗何愁稀。籋云喷玉困辕下,老乌啄疮血淋漓。
鞭棰刻烙厮养虐,速死不得徒歔欷。我虽相马胜董子,不明此中谁駃騠。
荒山嵯嶪愁鸡栖,只求款段寻幽宜。垂鞭亸鞚穿花堤,幸免折髀即庶几。
自朝至昃所见非,十驾九蹶无高低。殷勤剪刷是何意,帝闲方此徵雄姿。
神奴却笑王湛痴,我痴已矣将安之。空将天马歌西北,不诵田家秧马诗。
乌孙和突厥谁人能驯服马匹,能驯服的也不过是驽马与疲惫之马。
有唐八坊七十万匹马,张公能够使蕃马繁衍滋长。
绳钩直曲怎能辨认,只是选取立在马旁的何愁稀少?
籋云喷玉困辕下,老乌啄疮血淋漓。
鞭棰刻烙厮养虐,速死不得徒歔欷。
我虽相马胜董子,不明此中谁駃騠。
荒山嵯嶪愁鸡栖,只求款段寻幽宜。
垂鞭亸鞚穿花堤,幸免折髀即庶几。
自朝至昃所见非,十驾九蹶无高低。
殷勤剪刷是何意,帝闲方此徵雄姿。
神奴却笑王湛痴,我痴已矣将安之。
空将天马歌西北,不诵田家秧马诗。
【赏析】
《丰镇观马市歌》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表现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诗人以骏马喻人才,以骏马难驯喻人才难得,以骏马驰骋喻人才奋发向上。全诗以“骏马”为线索贯穿始终,从骏马入手,到骏马难驯,再到骏马驰骋,层层深入,层层推进。
一、“乌孙突厥有谁致,致亦不过驽与疲。”开篇就点明了主题——骏马难驯。乌孙和突厥都曾试图驯服过马,但他们驯养出的马也都是驽马与疲惫之马。这说明,真正的好马是不会那么容易被驯服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而那些只会用鞭挞等手段驯养马匹的人,最终只会得到一匹匹羸弱不堪的马。
二、“有唐八坊七十万,张公能事惟蕃滋。”接下来,诗人又转向了骏马本身。唐代长安城内就有八十个坊,每个坊都有一万匹马。张公之所以能够在蕃地繁衍滋长,是因为他有一套独特的驯马方法。他善于观察马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调教。这种方法虽然有些奇特,但却非常有效。
三、“绳钩直曲岂能识,但取立仗何愁稀。”接着,诗人又转向了驯马者自身。他们只知道用绳子拉直马儿的四肢,却不知道如何让马儿自然舒展身体。他们只知道用棍子敲打马儿的背部,却不知道如何让马儿放松心情。这种错误的训练方法不仅没有让马儿变得听话,反而让马儿变得更加狂躁不安。因此,要想让马儿变得听话,就必须学会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四、“籋云喷玉困辕下,老乌啄疮血淋漓。”最后,诗人又回到了马身上。马儿因为受到惊吓而狂奔乱跳,甚至撞到了辕木上。马儿的背上布满了伤疤,鲜血淋淋地流淌着。这种场景既可怕又令人心疼。然而,这也正是马儿最真实的一面。它们有着自己的野性和个性,需要有人来呵护和关爱。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动物和自然环境,让它们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首诗以骏马为载体,通过咏物来表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它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又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在咏物的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作品既有艺术性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