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百虑丛忧煎,出门葛蔓相纠缠。
苦被尘埃缚欲死,脱身来此亲僧毡。
老松大槐遮四径,日月为我生光妍。
道人龙钟五十七,黝深碧眼珍珠圆。
烹茶煮饼时劝我,亦有山果堆初筵。
橐驼对座不相管,两家各有无言禅。
皋夔稷契非吾事,休囚饥饱付皇天。
【注释】
- 闭门:关上门。百虑丛忧煎:许多烦心事萦绕心头。苦被尘埃缚欲死,脱身来此亲僧毡:被尘埃束缚得想死,却来到这僧人身边。
- 老松大槐遮四径:老松、大槐树遮住了小路。日月为我生光妍:阳光照在老松、大槐树上,显得特别明亮。
- 道人龙钟五十七:僧人年已五十七岁。黝深碧眼珍珠圆:僧人的眼睛又黑又亮,像珍珠一样。
- 烹茶煮饼时劝我,亦有山果堆初筵:僧人烹茶煮饼时劝我喝,还有山果摆上桌子。
- 橐驼对座不相管:骆驼坐在旁边,却不打扰我们。两家各有无言禅:僧人和我们各自有各自的禅理。
- 皋夔稷契非吾事:皋、夔、稷、契都不是我所追求的。休囚饥饱付皇天:不要为饥饿和饱暖忧虑,听任天命安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丙午年(公元866年)初冬寓居报国寺时所作。首二句写自己闭门思虑重重,出门则葛蔓相缠;三、四句写自己被尘世所累,欲死不得自由,于是出家当和尚;五、六句写自己住在山林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七、八句写自己与僧人相处融洽,相互敬爱;九、十句说自己虽然追求道德修养,但并不追求功名利禄;十一、十二句写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最后一句表达自己随遇而安,听凭天命的意思。
全诗以记游的方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朴实自然,不假雕饰,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