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巡檐闲步。檐下梨花满树。正是爱清阴,明月窥人不去。
匆遽。匆遽。花事一年春暮。
【注释】
- 如梦里:像做梦一样。
- 巡檐闲步:在屋檐下悠然闲适地漫步。
- 梨花满树:树上开满了梨花。
- 正是爱清阴:正好喜欢这清幽的阴凉。
- 明月窥人不去:明月偷偷地窥视着人却不离去。
- 匆遽:匆忙。
- 花事一年春暮:春天快要过去了,花儿也凋谢了。
-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上片描写晚来散步时所见的美景,下片抒发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时光难再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向晚巡檐闲步。檐下梨花满树。正是爱清阴,明月窥人不去。
匆遽。匆遽。花事一年春暮。
【注释】
诗句:玉槛雕阑为惜春。锦棚十幅护晴云。 译文:在装饰精美的栏杆下,为了挽留春天,我们用十幅彩绘的锦篷来保护晴空。 注释:1.“玉槛雕阑”:这里形容栏杆精美如玉,雕刻细腻。2.“惜春”:表达留恋春天的情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人们往往喜欢在这个时候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3.“锦棚十幅”:描述使用多幅色彩斑斓的锦制篷布,这些绣有精美图案的篷布可以有效地遮挡阳光
诗句原文: 求得阿娇字莫愁。 枣花帘子挂银钩。 机心消尽狎沙鸥。 傍晚鸟寻多叶树,乘风人在上层楼。 一弯新月不梳头。 翻译: 我找到了那个阿娇的字,心中不再有忧愁。 枣花般的帘子挂着银色的钩环,象征着美好的期待。 我的心机消散,与沙鸥相伴自在悠然。 傍晚时分,鸟儿寻觅着多叶之树,我乘着风儿登上高楼眺望。 一轮新月高悬,仿佛不曾梳理过发丝。 注释: - 阿娇(Achiao):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名
晓日维舟曲岸滨。 茅檐洒扫净无尘。 飞花何处只黏人。 星角芦丛抽嫩笋,河边鱼罩出鲜鳞。 瓷盘风味最清新。 译文: 清晨的阳光下,我乘坐小船在扬州的小河上航行。 茅草屋顶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尘埃。 飞花落在身上,却只能粘附在我的身上。 星星般的芦花丛中抽出了嫩竹笋,河边的水草间露出了新鲜的鱼类。 最令人陶醉的是那瓷盘里的味道。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扬州小河的美景和渔民捕鱼的情景
浣溪沙·黄昏 蒸上人家第几村。 澹烟疏柳欲黄昏。 危楼独立望修门。 天气养花阴不雨,时光布谷冷还温。 流波一去负春恩。 注释: 1. 蒸上人家第几村:蒸上人是指作者的家宅,第几村表示作者家住在哪个村庄之中。 2. 澹烟疏柳欲黄昏:淡淡的炊烟与稀疏的柳树在黄昏时分显得朦胧而宁静。 3. 危楼独立望修门:站在高高的楼上独自欣赏远方的风景。 4. 天气养花阴不雨:天气晴朗,花儿得到了滋润,没有下雨。
诗句: 春困奄奄惹睡魔。 译文: 春天的疲倦让睡眠变得难以忍受,让人昏昏欲睡。 注释: 春困:春天带来的疲劳感。 奄奄:形容非常疲惫,无力的样子。 惹:招惹。 睡魔:指使人昏昏欲睡的诱惑。 赏析: 这首小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困顿状态。诗中“春困”一词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春天的疲劳和困倦感。"惹睡魔"则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疲劳感是如何令人难以抵抗的,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唤着人们进入梦乡
诗句解析: 1. 栴木应前绿树新。 - 栴木:指檀香木,常用来形容树木的香气浓郁。 - 前绿树新:意味着在前方有新长的绿色植物。 - 关键词注释:栴木、新绿树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场景,栴木的香气与周围的新绿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清新之感。 2. 水红衫子藕丝裙。 - 水红衫子:鲜艳如水的红色衣服。 - 藕丝裙:用藕制作的细丝制成的裙子,轻盈而柔美。 - 关键词注释:水红、藕丝裙
注释: 修竹高梧薜荔墙。——高大的竹子和高高的梧桐,薜荔爬满了墙头。 一园翠黛月苍苍。——整个园林中,一片碧绿的黛色笼罩着苍茫的月光。 为添碧玉更清凉。——增添了碧绿色的玉器,使空气更加清爽。 单著生绡充泄绊,只消长笛罢笙簧。——只须穿着一件青色绸衣来装饰,只要吹起长笛就罢了笙簧。 归来香雾已迷廊。——归来时,满廊弥漫着如雾般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词写夜宴后归去的情景。上片写宴会环境
浣溪纱·棣园 曲曲环池是画廊。 金鱼长过鲤鱼长。 棣园馆舍甲维扬。 石笋三寻苔藓碧,溪桥几处藻荇香。 重城似在水云乡。 注释: 1. 曲曲环池是画廊:形容池塘周围环境优美,如同画廊一般。 2. 金鱼长过鲤鱼长:比喻金鱼游动的速度比鲤鱼快。 3. 棣园馆舍甲维扬:指棣园的馆舍,位于江南的扬州。 4. 石笋三寻苔藓碧:指石笋上生长着茂盛的苔藓,颜色呈现出碧绿色。 5. 溪桥几处藻荇香
诗句大意为:在一个宁静的山坡下,芬芳的兰草刚刚萌发出嫩绿的新芽。一条伸向松林的小径幽深而宁静,路上看不到一点烂泥,非常洁净。在绿茸茸的草地上一直铺展到清澈的溪水中,那清澈见底的溪水仿佛被兰草染上了绿色。 接下来为您提供《浣溪沙·黄昏》的译文: 小院深深碧鲜痕,梨花满地不开门。一生消得几黄昏,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从来顽石是无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夐的《浣溪沙·湖上乘凉》中的一句词。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 明月留人不放归:“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它似乎有意地挽留人不让他回家。“不让人放归”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依依不舍之情。 - 烟波深处钓船稀:“烟波”形容水面上的雾气和波浪,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钓船稀”则描绘出湖上钓鱼的情景,渔船不多。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夜晚。 - 巨鳞跋浪向苔矶
注释:我多次在庭院中凭栏远眺,东风劲吹,感觉有点冷。忽然回首,看到一位女子站在花木丛中,神情忧郁,好像有点生气。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形象。全诗以"有见"为题,可能是想表达一种相见的喜悦之情。首句"几度闲凭丹楯",描绘了诗人多次在庭院中凭栏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庭院东风忒紧",描绘了东风劲吹,感觉有点冷的景象
《浪淘沙 · 晴空》是宋代诗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作者春夜里的所见所感,下片写词人登楼远望的情思;全词意境开阔,笔力豪放,语言清新,富有韵味。 浪淘沙·晴空 春夜颇冲融。醉眼朦朣。先生高卧杜楼中。鸟语花开人睡醒,日上窗红。 倚槛仰晴空。万里青铜。飞鸿南北信难通。举目何山犹是旧,郁郁葱葱。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晴空 春夜(季节+时节) 颇冲融(形容春夜天气和煦、舒适)
【注释】 湖上问苏家:在湖上询问苏家的住处。 门巷枇杷:家门前的巷子里种有枇杷树。 水晶窗下彩幡遮:在水晶般的窗户下,彩幡被遮住了。 鹦鹉唤将帘打起:鹦鹉叫唤着,就把帘子打了起来。 人面桃花:像人脸一样的桃花。 小立自咨嗟:独自站立着叹息。 冉冉年华:渐渐流逝的年华。 绮筵散罢日西斜:丰盛的宴席散了以后,太阳已经偏西了。 惆怅去年人不见:怀念去年的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世事如麻:世间的事务纷繁复杂
【注释】 忽见一番整理:忽然间整理得十分整齐。 不是寻常眉黛:指女子的妆饰。 才出画堂来,转盼珠帘垂地:刚从画堂走出来就看到珠帘下垂,仿佛是一幅美人图。 鹦鹉窗前未睡:好像鹦鹉在窗口鸣叫。 【赏析】 此词写一位女子初出闺门,乍见新欢时的惊喜心情。上片写女子梳妆打扮后,突然见到意中人,心中激动不已。下片写女子与意中人相别而依依不舍,盼望早日重逢。全词语言优美,含蓄蕴藉,情真意切,堪称佳作
【注释】 几个鼠儿:几只老鼠。 消乏:困倦,疲倦。 打东打西:到处走动。 杂遝:杂乱。 神灯:即指佛前的灯火。 残僧衲:和尚的衣服。 无法:没有办法。 拜佛:拜见佛像。 安宝塔:安置佛像。 【译文】 几只老鼠在四处乱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到处闲逛。刚刚熄灭了佛像前的灯光,它们又来啃食僧人的衣袍。真是没有办法,实在是无计可施啊!只好先拜见佛像,再安置好宝塔。 赏析
如梦 登上宝塔远望,眼前四方雪亮。护法之人是谁?只有我佛三藏。 无恙,无恙。默默消除魔障。 注释: 1. 如梦:比喻事物如梦如幻,难以捉摸。 2. 登来一望:登上高处远望。 3. 四方雪亮:指视野开阔,四下里都是一片雪白。 4. 护法何人:护法是指佛教中的护法神或护法菩萨,此处指代保护佛法的神圣力量。 5. 我佛三藏:指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是佛教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即经、律、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