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鲜踯躅花,得得栗留声。
膝前四儿女,竞作嬉春行。
焉知我心深,忧愁不可名。
瘦妻拭几席,罗列酒与蔬。
有酒我不饮,有疏我不茹。
达旦我不寝,绕屋百匝趋。
我自离父母,悲欢同谁道。
岁月日已深,衣裳日已槁。
骨奇行路难,诗富黄金少。
至哉我父母,黄金非所祷。
久不得家书
鲜鲜踯躅花,得得栗留声。
膝前四儿女,竞作嬉春行。
焉知我心深,忧愁不可名。
注释:
久:时间长久。
鲜鲜:鲜艳貌,形容花的颜色鲜明。踯躅花:一种草本植物,花初开时色泽鲜艳,有香气,可入药。得得:形容走路的声音轻盈。栗:指栗子,一种食物。留声:比喻声音悦耳动听。膝前:指妻子和孩子在丈夫身边。竞:都。作:做。嬉春行:即游春,游玩春天的景致。焉知:哪里知道?心深:内心深沉。忧愁:悲伤和烦恼。名:表达清楚。
译文:
鲜艳的花在阳光下绽放,走路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的孩子们,他们在一起欢快地玩耍,就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但谁能理解我的内心?我的心情是如此的沉重和忧郁,以至于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瘦弱的妻子正在打扫屋子,准备酒菜和蔬菜供我们享用。
虽然有酒但我却并不喝,即使有美食我也不吃。
直到天亮我也没有睡觉,绕着屋子不停地来回走动。
我已经离乡背井多年,现在只能独自承受这种悲欢交加的情感。
岁月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我的衣服也已经变得破烂不堪。
行走困难,诗才丰富,但是黄金却少得可怜。
我的父母啊,你们不是希望我能拥有更多的黄金吗?
注释:
至哉:极好。至:最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流落他乡时的所作。诗人通过对家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思乡、忧国之情以及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状况的艰难。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