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洒遗笺,问几人东阁重窥,有子才如苏右相;
春明陪末座,忆两载南车亲奉,前贤顿失郑司农。
【译文】
早晨的露水洒在了遗留下的书信上,询问有几个人能像苏东坡一样再回到东阁重窥;
春天里陪坐在末席上,回忆了两年来南车亲奉的恩泽,前贤顿失郑司农。
【注释】
- 挽何凌汉联:挽,即悼念,哀悼之意,这里指代诗人对友人的哀悼。2.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短暂的时间。3. 遗笺:遗留下的书信。4. 东阁:古代帝王藏书的地方。5. 子才:指儿子,才华出众的人。6. 苏右相:指北宋著名宰相苏轼,字子瞻,号东坡。7. 春明:指唐玄宗李隆基。8. 两载:两年。9. 南车:指南宋朝的枢密院,负责机要机密,故称“南车”。10. 郑司农:指东汉末年名将郑弘(字叔都),曾任尚书令,因与宦官黄门令孙程争权,被害于狱中。11. 顿失:突然失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歌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友人去世的悲痛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对友人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离世的哀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不舍。
首句“朝露洒遗笺,问几人东阁重窥”,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后看到地上的露水的情景,联想到友人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书信,现在却只能通过这些遗物来寻找他的身影。这里的“朝露”象征着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悲伤。
第二句“春明陪末座,忆两载南车亲奉”,诗人回忆起自己曾有幸参与过朝廷的重要事务,如“南车”这样的高位。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只剩下对往事的回忆。这里的“春明”可能是指皇帝或朝廷中的某个重要职位,而“北车”则是指朝廷中的其他部门或官员。通过对比昔日的高官显贵与如今的落魄无助,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惋惜和对官场浮华的感慨。
第三句“前贤顿失郑司农”,诗人感叹前贤郑司农(指东汉末年的名将郑弘)已经不幸去世,无法再为朝廷效力。这里的“前贤”指的是古代的智者和英雄人物,他们的离去让诗人感到无比遗憾和惋惜。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离世的哀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不舍。同时,诗人通过对朝廷政治的描绘也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