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秋风发,川水欲冰山见骨。
老蝉啁啾着树乾,瘦蝶伶俜扑窗突。
秋风于汝意云何,嗟我与汝本殊科。
墙上之蒿不可倚,茎枯叶脱无回波。

今夕行

今夕何夕,秋风发,川水欲冰,山见骨。
老蝉啁啾着树干,瘦蝶伶俜扑窗突。
秋风于汝意云何,嗟我与汝本殊科。
墙上之蒿不可倚,茎枯叶脱无回波。

注释:

  1. 今夕何夕,秋风发,川水欲冰,山见骨:今夜是何日子?秋风吹起,水面上结了冰,山峦裸露如骨骼一般。
  2. 老蝉啁啾着树干,瘦蝶伶俜扑窗突:老蝉在树上鸣叫,瘦小的蝴蝶在窗户边飞舞。
  3. 秋风于汝意云何,嗟我与汝本殊科:你心中所理解的秋风是什么?而我与你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4. 墙上之蒿不可倚,茎枯叶脱无回波:墙上的蒿草不能倚靠,即使它枯萎、叶子脱落了也无法产生回响。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和思考。从诗的开头到结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首句“今夕何夕”提出了一个疑问,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紧接着的第二句中,秋风、川水、山的变化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仿佛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诗人用“欲冰”、“见骨”等词语来形容这些变化,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三句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场景。老蝉、瘦蝶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生动感,而秋风、树枝和树叶的变化更是突出了季节的特征。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之美。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询问“秋风于汝意云何”,表达了自己对秋风的理解与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不同。而“不可倚”、“茎枯叶脱无回波”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让人不禁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