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霜黄蓼穗红,秋光都在荡摇中。
枯蝉阅世馀残嘒,归燕将雏傍露丛。
举国醉乡同失日,楞伽性海尽飘风。
凡夫未有安禅法,对此茫茫百感同。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梧叶霜黄蓼穗红”一句,是说梧桐树叶子变黄了,蓼穗也红了,这秋天的景色都在摇荡之中。“枯蝉阅世馀残嘒”,是说在秋天里,枯蝉的叫声余音袅袅,它经历着世间沧桑。“归燕将雏傍露丛”,是说燕子带着雏儿回到巢中,它们栖息在含露的花丛中。“举国醉乡同失日”一句,是说全国的人都沉醉于酒乡之中,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落下。“楞伽性海尽飘风”是说楞伽经里的佛理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但都被风吹散了。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对佛教经典有研究,但并没有真正悟到佛理,因此面对茫茫宇宙和人生百感交集。

【答案】

译文:

梧桐树叶子变黄,蓼穗也红了,秋光都在荡摇之中。

在秋风里,枯蝉的叫声还余音袅袅,它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已只剩下了残声。

归去的燕子带着雏儿回到巢中,它们栖息在含露的花丛中。

举国上下的人都沉醉于酒乡之中,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落下。

楞伽经里的佛理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但都被风吹散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并表达了他对于佛法的感悟和体会。诗人首先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感受。他描绘了秋天里的各种景物,如梧桐树叶子的黄色、蓼穗的红色等等,这些都是秋天的典型特征。然后,诗人又通过描写枯蝉的叫声和归燕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受。最后,诗人通过对楞伽经的研究来表达他自己对于佛理的理解和领悟。他认为自己虽然学习过佛经,但对于佛理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面对茫茫宇宙和人生百感交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