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未曾盐酱缺,病馀方觉水云亲。
坐收山翠临飞鸟,俯借湖光数过人。
止酒心情还澹薄,爱闲踪迹只因循。
杨漕乘有新畬地,一夏虚过是幸民。
【注释】
乱后:指靖康之难后,金兵入侵中原,宋室南迁。盐酱缺:食盐短缺。病馀:指身体有病时。方觉:方才感到。坐收:闲坐。山翠:山中的绿树。飞鸟:飞翔的鸟儿。俯借:仰望借用。湖光:湖水的光波。止酒:戒酒。心情还澹薄:戒酒的心情仍然很淡薄。爱闲:喜欢清静。踪迹:行动。杨漕:作者友人名。新畬地:新翻耕的土地。过是幸民:度过这一夏天,是百姓的幸运。
【赏析】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兵南侵,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王朝。作者此时已到湖南岳阳楼,任岳州知州,此诗即为他任内所作。
首联说,战乱之后,我不曾缺少食盐酱料,身体有病时,才觉得水和云亲昵可依。“乱后未曾盐酱缺”,意谓国家不幸,百姓遭殃,以致国用匮乏,盐酱短缺;“病馀方觉水云亲”,则说明自己虽然身处忧患之中,但心境却异常平静,与自然景物相亲相爱。
颔联写自己闲居岳阳楼,悠然自得,欣赏洞庭湖的美景,并时常与飞鸟为伴,享受湖光水色的美好。“坐收山翠”四字,描绘出诗人在岳阳楼上静观山水的悠闲自得神态。“数过人”三字,则写出了诗人与湖中飞鸟相伴的情景。
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上饮酒赏景时的心境。“止酒心情还澹薄”,表明自己已经戒酒,心境也变得淡泊起来;“爱闲踪迹只因循”,表示自己喜欢清静,行动也循规蹈矩。尾联写自己的好友杨漕在岳阳楼上新翻耕了一片土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夏天,而自己也因戒酒而感到幸运。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山水、飞鸟、湖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