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晚岁求超悟,临济宗风只活埋。
莫向乱书堆里老,楼扉时为故山开。
这首诗的大意是:
紫阳山中人求得佛法后,临济宗风只被活埋。不要在乱糟糟的书堆里度过晚年,楼扉时时为故乡打开。
注释:
紫阳:指紫阳真人张伯端,唐末五代道士。他精通道教,著有《悟真篇》一书。
耆寿民:长寿之人。
见山楼:诗人所建的楼阁名。
活埋:佛教禅宗认为,临济宗风只被活埋,即没有发扬光大,被埋没。
乱书堆:指杂乱无章的书籍。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老人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紫阳真人的描述,表达了对老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紫阳晚岁求超悟”,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晚年,追求佛法的领悟和超越。这里,诗人通过紫阳真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超越。
第二句“临济宗风只活埋”,这句诗是对临济宗风的评价。临济宗风,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流派。然而,在诗人看来,这种宗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维护,反而被活埋了。这既体现了他对临济宗风的批评,也反映出他对禅宗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期望。
第三句“莫向乱书堆里老”,这句诗是对老年人的忠告和期望。他认为,老年人应该远离杂乱无章的书籍,避免被其中的负面情绪和观念所困扰。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这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够给年轻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最后一句“楼扉时为故山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期待。他认为,每当楼扉打开时,就意味着故乡的大门再次敞开。这不仅是对故乡的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家乡人民的关心和祝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紫阳真人的描述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关注和传承的愿望。